执法新象:新疆市场监管如胡杨般刚柔并济、柔情润企

执法新象:新疆市场监管如胡杨般刚柔并济、柔情润企

来源:鲁网 2025-10-21 16:3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市场监管执法往往与罚款、查封等“硬”手段画等号。然而,近年来,新疆市场监管系统正在积极探索一场深刻的执法理念变革——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推行刚柔并济的执法新模式,力求在维护市场秩序的同时,更有效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法治动能。

理念之变:从“惩处为主”到“服务发展”

“执法工作的目的不仅是惩处违法,更是规范行为、服务发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管局执法稽查局局长张云松在近期的一次在线访谈中,如此阐释“服务型执法”的核心理念。他强调,这是一种“执法+服务”的模式,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2025年3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召开“服务型执法”工作推进会,从抓好学习培训,提高思想认识;大胆探索创新,鼓励先行先试;做好跟进指导,及时推广经验;注重协同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等五个方面对各地、州(市)市场监管系统纵深推进“服务型执法”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

实践之新:容错纠错与精准帮扶并举

这一理念在基层实践中得到了生动体现。昌吉回族自治州市场监管局于2024年底印发了《关于推行柔性执法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通知》,系统构建了“预防为主、轻微免罚、重违严惩、过罚相当、事后回访”的服务型执法框架。2025年,该局进一步细化了“首违不罚”“轻微免罚”“低额罚款免罚”三项清单,让执法尺度更加清晰透明。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柔性执法润无声 营商环境赋新能

在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时代洪流中,新疆市场监管部门以“刚柔并济”的执法智慧,书写着优化营商环境的新篇章。三起典型案例,犹如三面棱镜,折射出执法理念的深刻变革:

执法有尺度,标识纠偏见真章。自治区市场监管局查处化肥标识不规范案时,锚定“产品质量合格”的核心底线,对包装瑕疵精准定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五十四条,以没收违法所得为戒尺,以专项指导为桥梁,推动企业将“被动整改”转化为“主动担责”,实现“查处一案、规范一行”的治理效能。

监管有温度,容错纠错护小微。昌吉市某商行发布虚假广告却免于处罚的背后,是执法者对“初次违法、危害轻微”行为的包容审慎。当商户主动下架商品、消除影响,监管部门以普法教育替代行政处罚,用“警示+指导”为新业态发展注入法治暖流,诠释“过罚相当”的立法本意。

服务有精度,冷链严控守安全。面对医美诊所医疗器械贮存疏漏,独山子区市场监管局以“不予处罚+行政指导”组合拳,既坚守安全底线,又给予初创企业容错空间。通过完善冷链查验制度专项辅导,将执法现场变为普法课堂,让“柔性监管”成为企业规范成长的催化剂。

——这场从“重罚”到“重导”的执法嬗变,彰显了“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的深刻内涵。当监管者以“举重若轻”的智慧平衡安全与发展,用“春风化雨”的服务替代“雷霆万钧”的惩戒,市场主体方能轻装前行,在高质量发展的航程中扬帆致远。

然而,“免罚”绝非“免责”。昌吉州市场监管部门深谙,执法的终点不是一罚了之,而是帮助企业走向规范。针对食品标签不规范,监管部门不仅反复宣传,更主动联系专家或专业机构,帮助企业审核、制作标签。这一精准帮扶举措,使得相关投诉量下降了70%至80%。同时,通过发送《合规经营提示函》、依托小个专党建指导站加强培训等方式,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了违法行为的发生。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底,全区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积极落实《市场监管行政违法行为首违不罚、轻微免罚清单(一)》,对清单中所列的8种“首违不罚”违法行为及4种“轻微免罚”违法行为类型建立容错机制,实现轻微免罚、过罚相当。前三季度全区共落实“首违不罚”案件813件,“轻微免罚”案件500件。

刚柔并济:“铁拳”威慑与规范执法并行

在强调“柔”的同时,市场监管并未放弃“刚”的底线。对于群众反映强烈、突破道德底线、造成严重后果的突出问题,严惩重处、绝不姑息;对于非主观故意并及时纠正、违法行为轻微、没有造成危害后果或主动消除、减轻危害的,从轻或者减轻、免除处罚;对于食品安全、小微主体等容易引发争议的领域,综合考虑公众情绪,以及违法行为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当事人承受能力等因素,科学确定处罚方式和处罚额度。

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创新执法模式,按照“统分结合、归口管理、形成闭环”的设计思路,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流程、强化协作,将相关业务处室(局)纳入案件承办体系,构建起“智慧赋能、全员参与、闭环管理”的“全员执法”新格局。把“铁拳”行动作为“全员执法”的实践载体,聚焦消费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危害性突出的问题,紧盯质量安全、电商与网络消费、食品安全与广告规范、检验检测与计量监管四大领域。配套下发了涉及儿童玩具、学生用品、羽绒服、羊绒衫产品质量、电商领域商标侵权串案窝案、制售伪劣燃气具、非法改装电动自行车、“幽灵外卖”、电商领域“霸王条款”、食品违法广告案件、电子计价秤、计量器具作弊、食品中非法添加有毒有害成分、检验检测机构弄虚作假等九个专项工作执法指引。为维护市场秩序、保障群众权益注入新动能。

未来之路:纵深探索与效能评估

目前,新疆市场监管系统的服务型执法探索正在向纵深推进。全区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不断修订完善执法细则,广泛吸纳市场主体意见;探索网络交易、直播带货等新业态的监管路径;并计划建立以市场主体满意度、违法行为改正率等为核心的量化指标,将柔性执法的执行情况纳入执法人员考核体系。

从自治区层面的顶层设计,到各地的创新实践,新疆市场监管部门正在用“铁拳”清除市场毒瘤,以“柔情”呵护企业成长。这种刚柔并济的执法新模式,如同为大漠中的胡杨既筑起防风固沙的屏障,又给予它生长的空间,正在天山南北书写着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新篇章。(通讯员:张云松 邹思媛 王玮 王紫瑄 )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