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临湘:乡村小店大变身 便民服务幸福站

湖南临湘:乡村小店大变身 便民服务幸福站

来源:鲁网 2025-10-21 13:1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湖南省临湘市桃林镇骆坪村,会会超市“湘村636”的鲜红招牌立在村口。十年间,它从模糊褪色的旧招牌,变成如今亮眼的标识,店老板李会,用十年时间,把父亲留下的那一间昏暗的食杂店,一点点改造成了如今的乡村大超市,这里藏着生意经,更装着乡里乡亲的日常与温情。

破局重塑,以焕新赋能经营

2015年,李会刚刚接手店铺,面对的是店面昏暗、货物杂乱的现状,甚至傍晚开着灯连货架上的商品也看不清。“那时候眼看着就要撑不下去了,我都想关门出去打工了。”回忆起当年的困难,李会笑着摇摇头。

转机在一个春日的午后。临湘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客户经理上门服务时说:“骆坪还没有一家像样的乡村超市,你要是愿意提升,这就是个机会。”那天晚上,李会的女儿放学回家,趴在昏暗的柜台上写作业,笔尖的影子晃得李会心里发慌,看着女儿高分的试卷,心里忽然就有了决定。女儿要上高中了,不能一直守着这间没盼头的小店。

她开始挨家挨户找亲戚借钱,三个月后,小店从头到脚翻了新,新招牌挂上屋檐,亮堂的LED招牌灯把货架照得清清楚楚,村里不少人特意来瞅新鲜:“这还是以前的会会超市吗?”

现在,走进会会超市,入眼的货架摆得整整齐齐,商品分门别类码得清清楚楚,墙面刷得白白净净,新招牌在阳光下透着精气神。李会特别重视店内环境的干净卫生,每天把卷烟码得整整齐齐,柜台擦得能映出人影,就算在超市后面的小桌上将就,也从不在店里摆碗筷。“翻新后,来的人多了,店里的生意也比以前好了!”她笑着说,眼里亮闪闪的。

(图为会会超市)

李会和丈夫只有中学文凭,可在经营上一点不“落伍”。这些年来,他们积极听取临湘烟草客户经理的建议,不管什么培训都主动参加,学着怎么跟顾客聊天和推销,学着怎么去改善店内陈设。后来赶上数字化改革,又顺势而为装了云POS机,以前记满数字的手写账本不用了,现在在POS机上点几下就能查销量、盘库存,会会超市的生意经越来越充实、丰富。

便民服务,让温暖触手可及

“现在取快递、买东西再也不用往镇上跑了,会会这超市啥都能帮衬着!”这天上午,村民王大妈在超市取完女儿寄来的快递,顺手买了袋洗衣粉,笑着跟李会打招呼。

说起这快递代收点,还是王大妈无意间“促成”的。一年冬天,王大妈来串门,随口念叨:“女儿给我寄的新棉袄到了,这不还得跑趟桃林取,要是咱们村里有个站点就省事了。”听到这里,李会顿了顿,村里老人多,年轻人在外打工,对他们来说寄东西取东西确实是个难题。当天晚上,她就和丈夫挪货架、清地方,第二天就把快递区辟出来了。“现在乡亲们取快递时,顺手就买瓶酱油、拿包盐,大家觉着方便,我这儿人流量也多了一些。”

(图为快递货架)

后来听说乡里能设“客货邮服务点”,李会又赶紧报了名。以前村里进货,大伙得往县城跑,没车的老人犯难,农忙时更是抽不出空。现在有了服务点,乡亲们进货省心,村里的土鸡蛋、干菜、辣椒酱也能通过会会超市往外运,“我这小店,也算是帮着村里跟县城搭了个桥!”李会乐呵呵地说。

李会不光帮大伙办实事,还想着给村里添乐子。去年她自费掏钱买了音响和投影仪,每到傍晚就搬出来,在店门口空地上招呼大家跳广场舞。“刚开始大家还不好意思,现在不用我喊,到点就都来了。”看着街坊邻居跟着音乐开心地起舞,李会笑着说:“街坊邻居的日子过得更丰富了,大家的感情也比从前更好了。”

特殊关怀,将善意融注人心

从会会超市往北走六公里就是桃林二中和浩然小学,村里不少孩子在那儿寄宿。冬天天黑得早,孩子们放学坐公交回来,站在路边容易看不清,于是每到周五晚上,李会总会把店门口的灯调得亮一些、营业时间延长一些。

有一回,五年级的小方背着书包在店门口徘徊,李会问他怎么不回家,他小声说:“我爸可能还在地里干活,没听见电话。”李会赶紧给小方爸打去电话,又给孩子倒了杯热水:“就在店里等着,别出去了,外面天黑。”从那以后,每到周五,她都会留意公交站,看到村里的孩子下来,就喊他们进店里等家长来接。“这些孩子跟我家小的差不多大,看着就心疼。我们家店子门口正好是公交站,让孩子们在店子里等,就不用摸黑走夜路了”李会说道。

要是遇上老师临时加课,家长提前打个招呼,她就多等会儿再关门。有一次数学老师临时加课,小林妈妈提前给李会打电话:“会会啊,今天老师临时加课,我可能要晚点来接孩子,麻烦你多照看一下啦。”李会一口答应,直到晚上七点多,小林妈妈匆匆赶来,连声道谢。“你别客气,当年我刚开店的时候,你们家也帮了我大忙呢。”李会笑着摆手。

(图为店主李会)

夏天的时候,李会还会在店门口摆张桌子,放上一壶凉茶,谁下地干活累了、从县城赶回来渴了,就来喝口歇会儿;遇上突降的阵雨,也能在屋檐下躲躲雨。“有回骆大爷扛着锄头来喝凉茶,说‘你这茶比井水还解渴’,其实就是普通的菊花茶,可大家喜欢,我就天天泡着。”

如今,每当傍晚时分,会会超市门口总是热热闹闹。取快递的人来来往往,阿姨们跟着音乐跳着广场舞,老人们坐在屋檐下唠嗑。李会站在店门口,看着这一幕,回想起十年前那间昏暗的小店,眼里满是温柔。这十年,这个从父亲手里接手的“杂货店”,已然成了骆坪村最有烟火气的“幸福驿站”。

岳阳临湘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赵维星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