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桥批发部改造后的门头焕然一新)
在株洲市渌口区的一条普通街巷里,有一家名为“新桥批发部”的小店。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店门口的“湘汇636”招牌上时,赖晓洁已经开始忙碌起来。她不仅是这家店的新经营者,还是一个从醴陵远道而来的外地媳妇,在她的努力下,这家名为“新桥批发部”的小店,实现了从冷清小店到暖心驿站的温情蜕变。
2016年,26岁的赖晓洁带着新婚的喜悦,从醴陵来到渌口,和公公婆婆一起打理这家有多年历史的小店。面对陌生的环境和方言,她一度感到难以适应。
“当时就像悬在半空,干什么都没有方向。”赖晓洁描述初来乍到的感受时是这么说的。电商浪潮的冲击下,传统小店的生存空间被不断挤压,新桥批发部硬件老旧,商品陈列杂乱,顾客日渐稀少,经营一天比一天难。
面对困境,赖晓洁没有气馁。她尝试学习电商知识,在网络上推广店铺,但传统零售与现代电商之间的鸿沟让她力不从心。每当夜幕降临,望着冷清了一天的店铺,她的心里满是忧虑。
(客户经理陈娟指导赖晓洁使用店铺管理系统)
转机出现在赖晓洁最迷茫的时候。株洲市渌口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客户经理陈娟了解到她的困境后,主动向她介绍了现代终端的经营理念,并邀请她参加职业客户培训,现场参观“湘汇636”加盟终端。
当赖晓洁走进一家家统一美观、宽敞明亮的店铺时,她的眼睛闪烁着希望的光芒。回家后,她毫不犹豫地提交了加盟申请,决心让承载两代人记忆的小店焕发新生。
2022年春天,一场历时200天的改造工程拉开帷幕。80平米的空间经过精心打磨,焕然一新。新装的“湘汇636”灯箱招牌,商品精致美观的陈列,零售终端店铺管理系统、聚合支付终端与扫码设备的配备,让小店实现了数字化管理。
“以前到了月底,对账盘库总要耗费大量时间,但现在打开店铺管理系统,库存销量在屏幕上一目了然。”赖晓洁轻轻抚摸着扫码双屏机,感慨数字化带来的便捷。
如今,赖晓洁的小店不仅是商品买卖的场所,更成为了社区温情的枢纽。
(赖晓洁和婆婆整理便民工具箱)
她特别关注社区中的弱势群体,尤其是环卫工人。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店门口时,赖晓洁都会提前一小时开门,为早起的环卫工人准备热茶和休息的桌椅。冬天,她会备好暖水袋;夏天,她会在冰箱里冰镇绿豆汤。这些细微的关怀,让小店成了环卫工人们的“暖心驿站”。
赖晓洁同样将便民服务理念融入经营。她提供了代收快递服务,帮邻居临时照看孩子,甚至为突发身体不适的顾客提供应急药品。不仅如此,她还特意在店内开辟了一个角落,摆放几把舒适的椅子和一张小圆桌,供邻里休息聊天。
每天下午,总会有几位附近的老人来店里坐坐,聊聊家常。这时,赖晓洁会放下手头的工作,为他们泡上一壶茶,听听他们的故事。通过这样的交流,她不仅了解了社区的需求,也慢慢融入了这个曾经陌生的环境。
赖晓洁还十分乐于分享自己的经营经验。每当有邻居来学习,她总是耐心指导,倾囊相授。她教邻居们商品陈列的技巧,让他们的小店更加美观;她教邻居们使用店铺管理系统,让他们享受数字时代的便捷。
(客户经理陈娟、肖成佳帮助布置新春场景)
如今走进新桥批发部,你会发现这里不仅有琳琅满目的商品,更有浓浓的人情味。附近小区里的叔叔阿姨们每天都会来店里坐坐;刚搬来的小夫妻会向赖晓洁咨询附近的生活信息;放学后孩子们也会在这里等待加班的父母……
这家由外地媳妇经营的小店,已然成为社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连接起每个人心中的温情与善意。(黄于馨、尹彦)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