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密监管网,守护民生烟火

织密监管网,守护民生烟火

来源:鲁网 2025-10-20 16:3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陈老板,最近有碰到兜售卷烟的行为吗?”湖北宜昌城区烟草专卖局市管员小徐一边检查卷烟,一边问。“最近没有,如果遇到了一定第一时间通知你们,你们的联系方式和举报热线我都知道......”

这样的对话,在宜昌市城区的零售店里每天都在发生。从社区便利店到大型商超,从寄递环节到交通道路运输,一张由烟草专卖执法人员与广大群众共同织就的监管网络正在持续运转。他们以专业、敏锐与担当,默默守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诠释着“执法为民”的深刻内涵。

节日值守:市场安宁的“守护者”

十月一日早晨八点,大街小巷国旗飘扬,到处弥漫着节日的烟火气。城区烟草局节日市场检查小组一行三人来到客户黎老板店中。执法人员推开玻璃门,黎老板正忙着整理货架。

“黎老板,国庆节快乐!我们来做个例行检查。”执法人员笑着出示执法证件。黎老板熟门熟路地打开卷烟陈列柜和仓储柜:“诚信经营,‘一店一码’!”

“这几条烟是上周配送的,但没有喷码,你们帮我看看,应该没有问题吧。”说着,黎老板把烟递了过来。执法人员小官接过烟,先进行了初步感观鉴别,又从各个角度查看喷码。“找到了,在这里。卷烟包装底色与喷码太接近了,不仔细看确实看不出来,不过您这种警惕性值得表扬!”小官手指喷码处,递到黎老板面前。“看我这眼神,真是谢谢你们了。”

工地普法:为民服务的“连心桥”

“各位工友,去商店购买卷烟时一定首先查看店内是否挂有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如果买到包装或口味异常的卷烟,可以拨打这个举报电话......”在城区某大型在建工地园区的休息室,高新管理所和猇亭管理所的执法人员正联合开展一场特殊的普法宣传。

工地上,工人们围坐在一起,认真听着讲解。执法人员杨队通过实物对比,演示真假卷烟的鉴别要领:“大家请看,真烟的包装印刷清晰,手感平滑;假烟往往存在色差、毛刺等问题。”害怕远处的工友看不清,随行工作人员将样品烟拿到工友面前近距离展示,并不厌其烦地回答工友提出的问题。

“这样的普法很实用!”一位年岁较长的工友说,“我们平时买烟多,现在学会辨别真伪,也能保护自己的权益。”为提升烟民识假防假的能力,城区烟草专卖局将市场监管的触角延伸到建筑工地、物流园区等特殊场所,通过开展针对性普法,增强重点人群的鉴别技能。

全民共治:民生安全的“防护网”

“您好,我发现三个同寄件人同收件人的包裹,疑似卷烟。”十月九日下午,城区局接到“12313”举报,举报人为一快递员,称有三个可疑包裹即将派送,希望烟草部门尽快处理。

半小时后,秦队长带领执法人员赶赴现场,经现场开箱检查,三个包裹共装有卷烟6条,涉嫌违法。“感谢您的举报线索,下次遇到可疑情况欢迎及时与我们联系。”临走时,秦队长向举报人再次表示感谢。

当前,物流从业者正成为宜昌城区烟草监管体系的重要支撑,通过开展培训、建立举报奖励机制,很多人都掌握了识别包裹的基本技巧,“全民监督、共同治理”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

宜昌城区烟草通过多层次、全链条的监管策略,构建起一道坚实而隐蔽的市场防护网。这张网中,有每一位执法人员的专业与敬业,有每一位群众的警觉与参与,也正是这些日常不可或缺的努力,让违法行为无所遁形,让诚信经营蔚然成风。(文/高文娟)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