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据兰州野生动物园消息,该园通过自然交配成功繁育的首只大熊猫幼崽已平安满月,标志着甘肃省在人工圈养大熊猫繁殖领域实现零的突破。
兰州野生动物园自然交配成功繁育的首只大熊猫幼崽
据悉,这只雄性幼崽由大熊猫“曼兰”和“鸿禧”所生。出生时体重仅100多克,通体粉红;目前体重已近1300克,四肢、肩带和眼窝逐渐显现出标志性黑斑,黑白分明的毛发初步成型。目前幼崽已度过新生儿危险期,虽眼睛尚未完全睁开,但已能发出洪亮叫声,偶尔伸展四肢活动。
兰州野生动物园大熊猫“曼兰”
为保障繁育成功,园方不仅模拟自然栖息环境,配备温湿调控与营养膳食,还联合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专家团队提供技术支持。由于“曼兰”初为母亲缺乏育幼经验,动物园组建了专业团队,24小时监护熊猫母子的状态,定期测量大熊猫幼崽的生长指标,同时严格把控屋内的温度、湿度等环境。
兰州野生动物园动物管理员安小娟表示,“我们每5天会给他测一次它的生长指标,每天都会进行称重,它现在的体重及身体状况都比较健康。”
兰州野生动物园熊猫馆外景
目前兰州野生动物园大熊猫数量已增至5只。据兰州野生动物园动物管理部部长徐斌介绍,“在动物的种群和发展过程中,兰州野生动物园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的饲养,通过调整动物的饲料结构,不断优化动物饲养环境,通过模拟其在野外的采食结构,进一步提高它们对人工圈养条件下的适应力”。他表示,目前动物园内金丝猴数量,已从最初的10只,增加到目前的18只。
兰州野生动物园金丝猴
近年来,园区通过科学饲养与适应性繁育研究,成功推动金丝猴、普氏野马等多物种种群增长,动物总数从2021年约1000只上升至1700余只,展现出珍稀野生动物保护与繁育的重要成果。
(中国日报甘肃记者站 胡雨濛 马静娜 图源:兰州野生动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