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华容:“融”光焕彩,“声”生不息

湖南华容:“融”光焕彩,“声”生不息

来源:鲁网 2025-10-20 14:1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这个拍摄设备还是适合用于近景,远景拍摄里离不开相机和三脚架。”在湖南岳阳华容章华镇的城郊公路上,青年员工周敏琦手持运动相机进行着短视频拍摄工作。这是岳阳市华容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创作新媒体视频栏目《琦遇》的真实一幕。今年来,华容烟草主动适应融媒宣传新形势,聚焦人才培育、机制创新与效能提升“三力齐发”,讲好新时代烟草故事,把声音传递到广大的零售户和消费者身边。

机制创新:以“双轨评优”点燃创作热情

(《琦遇》拍摄现场)

“上次刷到小琦骑着摩托来了我们团洲垸,蛮靓呢!我们这里去年到今年这些灾后重建有非常多变化嘞,整体搬迁到那边了。”团洲垸受灾零售户杨老板指着新房的方向感慨道,“烟草公司还帮我把店里这些柜子都换了新的!”。

如何让青年职工紧跟时代宣传大潮,点燃他们的创作热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华容烟草将“政务写作+短视频创作”创作纳入评优激励体系,在每个月的星级员工评选设置宣传权重积分,“业务积分+宣传激励”的双轨评优机制让每一位用心观察、用情创作的青年职工都能得到实实在在的价值回报。

同时,华容烟草成立新媒体专班,这其中有专业的宣传干事,有深入市场的一线员工、有机动辅助的后勤人员,专班根据个人专长分配脚本创作、现场拍摄、后期剪辑等工作任务,打通“策划-创作-审核”全流程协作链,提升生产效率和协助水平。新媒体专班以“主副线并行”生产模式产出短视频内容:主线聚焦“琦遇”IP,以青年职工周敏琦摩旅中的所见所闻讲好烟草故事,副线围绕零售户服务、政策科普、安全知识等领域不定期推出作品,截至目前,《琦遇》系列的五期作品播放量已破万,第二期作品《你好,团洲垸!》在央视频平台发布。

现在,每月办公电梯内的星级员工栏,时常能看到那些积极投身融媒体宣传工作的职工名字。

“当汗水得到回报,当创意落地生根,当付出赢得喝彩,我们的宣传就有了深层次的力量。”办公室主任刘海恩说道。

人才筑基:“走出去+引进来”助力队伍成长

(写作报道分享会)

“看这几部视频,其实运用的拍摄和剪辑方法没有区别,但是在内容输出上相当高效,观众都看得进去……”在成都广播电视台的研讨室里,周敏琦认真听着专家讲授优秀短视频的创作案例。

2025年初,华容烟草聚焦“有网感、会实操、多面手”的复合型融媒人才培养目标,定下了“引进来+走出去”的宣传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青年职工们通过自办青年大讲堂、与兄弟单位开展座谈分享的方式,在新闻写作和视频创作技巧等方面进行交流学习,在互相点评、表达疑惑、分析技巧的热烈讨论中加快成长;另一方面,他们输送宣传骨干前往行业内外权威媒体和高等院校开展创作培训。报道策划应从何处入手?新技术工具怎样提高工作效率?内容表达怎样迅速抓取观众眼球?这些紧扣融媒体宣传新形势新变化的要点在资深专家的讲授中得到了更为详细的阐发。通过脱产学习中,青年职工有了更多沉下心来输入新鲜知识的时间。

截至目前,华容烟草已输送7名骨干前往中国传媒大学、东方烟草报社、成都广播电视台参与专题研修5次,

“和行业内外的许多优秀宣传能人坐在一起学习,看到了他们的选题视角、实践方法,启发很大。”宣传干事张潭越回忆起在中国传媒大学学习的经历如是说道。

素材深耕:通讯员“一步一脚印”丈量土地

(获奖图片)

“内容为王”是宣传报道的至理,坐在办公室,无法创作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作品。

“每次下乡去拜访客户,深入乡村零售户和产业帮扶点,跟店主聊经营、算收成、看帮扶实效,对于素材选题都许多借鉴作用。”通讯员周琛凯说道。

为了拓展政务信息和新媒体创作素材搜集渠道,华容烟草的通讯员们通过下乡采风、拜访客户、党建联学等途径捕捉客户需求,借助助农丰收、普法宣传、安全月、旅发大会等重要节点,针对经营思路陈旧、防诈意识薄弱等问题,第一时间抓取鲜活素材,确保内容紧扣热点又接地气。

“看到烟草部门的人拍视频来讲述我们村子的发展,感觉到这些年轻人和这一片土地的联系很紧密。”2025年《村咖+:振兴乡村文旅新生态》作品荣获国家局2024年四季度话题库作品评选三等奖后,拍摄地桃花山虹夕营地营主付刚感慨道。

发现东山镇桃花山的“村咖”,看到乡村振兴帮扶点新垱村的变化,借助全省第四届旅发大会在岳阳举办的契机……华容烟草这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用脚步丈量土地,用心发现身边的“真善美”,把发生在洞庭湖平原的故事传递得很远很远。

三力催开融媒花,乡村遍染新烟霞。如今,华容烟草仍然在强队伍、精品牌、优素材上下功夫,在广袤乡村、在一线市场,这些基层宣传工作者一直在用镜头捕捉新闻热点,以文字书写劳动故事,为这个时代记录烟草的光荣与道路。

(通讯员:宋嘉骏 罗叶霖)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