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味道,做成了马来西亚人的日常

上海味道,做成了马来西亚人的日常

来源:鲁网 2025-10-20 13:5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马来西亚日益多元的餐饮市场中,“上海弄堂”是一家独具风格的中式点心品牌。它没有营销声量的包装,也不走标准连锁的快节奏路线,却以一颗颗手工现做、每日现煎的生煎包,在吉隆坡与雪兰莪一带扎实耕耘,获得了大量忠实顾客的长期支持。

品牌创办人梅姐来自中国上海,出身中式点心世家,从小在祖母与父亲的灶台边长大,耳濡目染地习得各类面点手艺。从揉面、调馅、擀皮到控火,她始终坚持“手艺要靠手做,不能依赖机器”。她将家族传承的生煎配方带入马来西亚,并创立“上海弄堂”,以手工、现煎为核心原则,完整复刻老上海的风味与节奏。

“上海弄堂”的招牌产品——传统生煎包,采用自然发酵面团,馅料以自熬高汤调制猪肉,现场包制、铁锅慢煎。成品外酥内嫩、汤汁饱满,风味层次分明。自品牌成立至今,光是生煎包一项产品,累计已售出超过1000万颗,足以体现其产品稳定度与市场信赖度。

这一成绩的取得,来自梅姐二十年来始终如一的坚持:不预制、不冷冻、不外包。从第一家门店开设于吉隆坡,到逐步扩展至雪兰莪,“上海弄堂”始终强调品质先行、节奏可控,以匠心作为品牌根基。

在没有宣传投入的情况下,“上海弄堂”逐渐通过顾客真实推荐与平台自发传播,出现在越来越多探店笔记、城市美食榜单和顾客复购行为中——这是另一种品牌被看见的方式,不靠曝光,而靠存在感。

如今,不少消费者已将“上海弄堂”列入自己的“本地必吃名单”。不仅本地人反复光顾,亦有不少外州食客专程前来,只为再吃上一口热腾腾的生煎包。品牌也顺势推出多款经典中式点心,如小笼包、锅贴、烧卖、萝卜糕等,延续手工现做的理念,打造一条属于中式传统点心的高质量路线。

“上海弄堂”的稳健成长,也为当代餐饮品牌提供了另一种可能:不靠噱头炒作,而靠口感打基础;不抢眼球,而求被记得;不求快速复制,而在时间中构建信任。

“我们不是为了走红,而是希望十年后顾客还愿意回来吃。”梅姐这样总结品牌的初心。

从一锅热气腾腾的生煎包开始,“上海弄堂”在马来西亚不仅复刻了熟悉的上海风味,更煎出了一个品牌安静而有力的长期价值。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