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这条连接内陆与海洋的“黄金走廊”实现运输货物109万标箱,同比增长70.3%,并于9月初突破年发运量百万标箱大关。这不仅是一组亮眼数据,更是铁路服务国家战略、赋能区域发展的生动缩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单一线路到辐射全球,西部陆海新通道正以燎原之势,点燃西部高质量发展的新希望。
运输业绩跨越彰显铁路担当。当首列“渝桂新”班列鸣笛启程时,谁曾想到它会蜕变为26条图定线路的庞大网络?前三季度70.3%的增速背后,是铁路以钉钉子精神夯实基础设施、优化调度的成果。从北部湾港至川渝滇黔,再到与中欧班列无缝衔接,这条通道已不再是简单的物流路线,而是成为西部地区融入全球市场的“快车道”。正如每座火车站都可看到的“人民铁路为人民”标语,每一趟班列都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每一组数据都折射出铁路服务国之大者的使命担当。
布局拓展绘就互联互通宏图。15条以北部湾港和湛江港为起点的图定线路,如同纵横交错的神经,将西部城市与世界各地紧密相连。重庆、成都作为运营中心,与北部湾港形成“双核驱动”,带动甘肃土豆、宁夏枸杞等特产走出大山,南非矿产、澳洲锂辉石等资源顺畅流入。这种“以点带面、辐射全域”的模式,正是铁路部门顺势而为,从而将地理劣势转化为开放优势,让昔日边陲变身前沿枢纽。
产业循环培育经济增长新极。物流带经贸、经贸促产业,西部陆海新通道已催生“粤港澳大湾区研发—广西制造—东盟组装”等跨域产业链,覆盖电子产品、食品等1300余种货品。不仅提升了资源要素配置效率,更推动了“海外原材料—广西精深加工”模式落地,形成内外联动、互利共赢的良性格局。此时此刻,这条通道正以破浪之姿,打破地域壁垒,为西部培育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服务跃升助力国际流通增效。面对新能源车出海热潮,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创新装卸工艺,将作业能力提升至每日4列,并完成港口设备升级。这一“精耕细作”之举,确保了国产汽车高效输往中东、东南亚。如今,通道已辐射75座城市、通达127国577个港口,成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桥梁。
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蓬勃发展,是铁路部门在新时代交出的优异答卷。它不仅是物流通道,更是开放之路、希望之路。展望未来,铁路必将以更稳健的步伐,助推西部崛起,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源源不断的中国力量。(谭仁杰)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