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气象部门预报,10月20日至22日,灵宝市将迎来一轮明显降温与初霜天气,最低气温预计骤降至5℃左右。此次寒潮过程将对尚未采收的烟叶构成严重威胁,抢收工作刻不容缓。”
10月17日当天,接到预警后,河南省三门峡市烟草公司灵宝市分公司立即响应,9个基层烟站同步行动,通过线上快速推送、线下紧急动员相结合的方式,确保预警信息在最短时间内覆盖全体烟农。
一场与寒潮赛跑、为烟农保收的抢收战,在深秋的豫西烟区迅速拉开帷幕。
10月18日清晨7时,晨雾尚未散去,30名佩戴党员徽章、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已集结完毕。三门峡市烟草公司灵宝市分公司建立“班子成员包乡镇、科室包烟站、技术员包片、网格员包炕”的四级包保机制,层层压实责任,确保抢收工作全速推进。
(图为党员志愿者助农采收烟叶)
“霜冻不等人,必须争分夺秒。”在朱阳镇鱼仙河村的烟田里,印有“党员先锋”字样的横幅迎风招展。志愿者们穿梭在烟叶丛中,娴熟地采下一片片烟叶。
“我们要确保每一片达到成熟度的烟叶都能在最佳时期采收,”正在田间指导的技术员解释道,“这个时候,采收时机直接决定烟叶品质,早一天太生,晚一天受冻,必须精准把握。”烟农王建群看着即将采收完毕的烟田,激动地说:“要不是他们及时赶来,这些烟叶肯定要毁在霜冻里,这可真是挽回了我们大半年的收成!”
在同一时间的苏村乡梨子沟村,无人机旋翼的嗡鸣声由远及近,划破了山间的宁静。一架载着新采烟叶的无人机正往返于烟田与烤房之间,搭建起一条高效的“空中走廊”。
“连续阴雨导致山路泥泞不堪,运输车辆完全无法通行。”福地烟站负责人指着泥泞的田间道路解释道。面对这一运输瓶颈,他们迅速协调十余架无人机,为梨子沟、高稍等6个种烟村搭建起一条“空中运输线”,彻底打通了烟叶下山的“最后一公里”。正在现场调度的工作人员补充道:“一架无人机单趟就能运送百十斤烟叶,运输效率比人工搬运提升了五倍以上。”曾因道路泥泞而陷入困境的30余户烟农,终于松了口气。
(图为无人机助力烟叶运输)
与此同时,五亩乡东庙村的田间道路上,挖掘机轰鸣作业。由烟站与村支部联合组织的施工队,正全力修整因连日阴雨而泥泞不堪的田间道路,为烟叶运输打通关键通道。
“路不通,采再多烟叶也运不回来。”在现场协调的村支书语气坚决,“今天必须把路彻底打通,确保所有烟叶都能及时送往烤房。”
这个周末,灵宝的烟区处处是热火朝天的抢收场景。面对紧迫的霜冻预警,三门峡市烟草公司灵宝市分公司迅速统筹调度,一方面引导专业服务队精准对接、合理调配人力,另一方面积极动员村与村、户与户开展互助合作,集中力量攻坚采收进度滞后和高海拔片区。党员志愿者、技术骨干与280余名烟叶收购人员坚守一线,放弃休息,全力协助120余户烟农开展抢收。
经过两天的连续奋战,全市累计抢收烟叶面积达3800余亩,帮助烟农抢收烟叶近百万斤,实现了“不漏一户、不误农时”的攻坚目标。
(图为晾烟棚调控烟叶水分)
面对骤然激增的采收任务,保障烘烤环节与采收同步成为决胜关键。三门峡市烟草公司灵宝市分公司迅速对全市烤房资源统一摸排、精准调度,确保烟叶“即采即装”、出炕与装炕“零等待”衔接。“整个过程就像一场接力赛,采收、运输、烘烤,每一棒都要接得稳、跑得快。”现场工作人员说。
在这场与天时的赛跑中,灵宝烟草人最终抢在霜冻降临前,圆满实现了烟叶的“应采尽采、应收尽收”的目标,稳稳守住了烟农的“钱袋子”。瑟瑟秋风中,他们用实干与汗水诠释了为农服务的初心与担当,谱写了一曲寒潮中温暖而坚定的助农增收篇章。(河南省烟草公司三门峡市公司:李伟)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