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下午,由宁夏图书馆、宁夏地质博物馆、上海新华传媒连锁有限公司、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联袂呈现的“文化传薪火・名家进校园”活动在宁夏银川市第二十四中学北校区启幕。
活动精准把握中学生成长需求,覆盖全校各年级学生,践行“分层参与、全员受益”的核心理念,为学子们搭建了与知名作家零距离对话的桥梁,打造了一场融文学熏陶、传统技艺体验与科普探索于一体的文化盛宴。
“名家教写作讲座”特邀北京老舍文学院专业作家、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周晓枫女士,围绕“写作的小窍门——写作怎样才有趣”展开生动讲述。她从多维视角拨开写作迷雾,引导学生化解“写作难、写作苦”的困扰。互动环节中,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写作困惑,周老师悉心解答,并鼓励大家以发现美的眼睛观察生活,勇敢创作,品味文字世界的独特魅力。
上演的皮影戏表演点燃全场热情,表演者凭借精湛技艺,令皮影人物在光影摇曳间翩然起舞,配合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将传统艺术的隽永韵味演绎得淋漓尽致,赢得阵阵喝彩,深深激发了学子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热爱。
操场上的中华传统印刷技艺体验区同步开放。宁夏图书馆工作人员细致讲解印刷术的历史脉络与工艺精髓,手把手指导学生蘸墨、铺纸、拓印,让学子在亲手实践中触摸千年智慧,感受方寸之间的匠心传承。与此同时,机器狗与机器人互动区热潮涌动:灵动机器狗完成跳跃、拜年等妙趣横生的动作,智能机器人随乐起舞与同学们热情互动。前沿科技的魅力在欢声笑语中悄然绽放,点燃了少年们探索科学的火花。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在学校操场交相辉映,悄然滋养着孩子们对文化根脉的深情,对科技未来的憧憬。
宁夏地质博物馆精心设计的科普活动为学子叩开科学之门。矿物岩石课堂上,工作人员借助斑斓的岩石标本与璀璨矿物晶体,配合妙趣横生的讲解,揭秘矿物形成原理、分类特征及实用价值,让地质科学的奥秘触手可及。VR沉浸体验与《沧桑贺兰》观影活动更令人耳目一新:同学们通过虚拟现实设备“漫步”奇幻溶洞,“触摸”亿年矿石,在震撼的感官之旅中领略贺兰山脉的地质变迁与文化积淀,深化了对宁夏本土自然与历史的认知。
此次活动不仅为中学生打造了沉浸式的文化学习与科技探索平台,更在寓教于乐中推动了中华文脉的薪火相传与创新精神的厚植培育。下一步,宁夏图书馆将持续推出多元化的文化科技融合活动,为青少年开启更广阔的文化视界与科技征程。(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