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的江苏苏州,2025中国厨艺与餐饮博览会的热潮中,一抹来自六盘山下的“烟火气”格外动人——宁夏固原市农文旅暨六盘山农特产品宣传推介大会在此启幕。
从“高原绿岛”到“人间天堂”,宁夏固原市带着这座古城的“四色之美”与舌尖风味,在江南水乡搭起了一座跨越千里的桥梁。
“苏固同为千年古城、文学之乡、精神高地。”推介会上,宁夏固原市委书记滑志敏的话道尽两地缘分。一边是京杭大运河滋养的江南秀气,一边是古丝绸之路孕育的边塞豪情,而此刻,联结起两座城的,是固原餐桌上最鲜活的“烟火气”。
推介会现场,六盘山农特产品展台前挤满了尝鲜的宾客。刚切好的牛肉片纹理清晰,蘸上简单的调料便鲜味十足;包装精美的马铃薯粉条,被现场烹饪成酸辣粉,酸香扑鼻引得人驻足。
“这些都是咱固原人天天吃的东西,没想到在苏州这么受欢迎。”随行的固原商户笑着说。
在“四色之美”的讲述里,红色长征故事、绿色生态风光、古色丝路文脉,都成了这份“烟火气”的注脚——正是有了好山好水的滋养,有了坚韧不拔的奋斗,才有了餐桌上的丰饶与香甜。
“走进固原,你尽可漫步街头巷陌,遍试‘人间难得几回尝’的舌尖美味。”滑志敏的诚挚邀约,藏着对家乡最深情的底气。
北纬35度的黄金纬度带,赋予了固原最本真的食材底色:六盘山牛肉肥瘦相间,下锅翻炒时滋滋冒香;冷凉蔬菜带着晨露的清甜,是凉拌菜的绝佳搭档;被称作“薯中优品”的固原马铃薯,蒸、煮、烤皆能成就美味,还有朝那鸡、土蜂蜜、红梅杏,每一样都是当地人饭桌上的“老熟人”。
在固原的街头巷尾,这些食材早已融入百姓的柴米油盐。清晨的菜市场里,当地市民专挑带着泥土气息的马铃薯;午餐时分,家家户户的厨房飘出隆德暖锅的醇厚香气,咕嘟冒泡的汤汁里,浸着本地的鲜蔬与肉类;傍晚的小吃摊前,刚出炉的香酥牛肉饼外酥里嫩,咬一口满是肉香,排队的食客总能聊起“这饼用的可是咱六盘山的牛肉”。这份对本土食材的偏爱,是刻在固原人骨子里的情结,也是滑志敏带着农特产品走出大山的初心——让更多人尝到这份“从田间到餐桌”的纯粹。
当苏州的评弹遇上固原的老火锅,当江南的烟雨邂逅六盘山的秋韵,这场跨越千里的相逢,不仅是农特产品的推介,更是一份“烟火气”的传递——从固原百姓的餐桌,到更多人的舌尖,这份带着土地温度的美味,正书写着苏固协作的新故事。(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