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阜阳:“移动普法站”走红基层 法治清风这样“吹”进百姓心坎

安徽阜阳:“移动普法站”走红基层 法治清风这样“吹”进百姓心坎

来源:鲁网 2025-10-17 08:5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为进一步提升普法工作的灵活性、针对性与实效性,近日,安徽省阜阳市烟草专卖局(公司)针对制约普法质效的关键瓶颈,设计出模块化组合式宣传装置,精准匹配不同场景的普法需求,有效破解了传统宣传难题。

“这个好!以前村里的宣传栏常年内容都一样,基本上不带变的。现在烟草局的‘移动普法站’月月来,讲的都是实在货!上次来讲土地承包,这回又说宅基地权益,真是咱庄稼人用得上、听得懂的法!”村民韩大爷质朴的话语,道出了大家对这款创新普法装置的高度认可。

这款由阜阳市烟草专卖局普法团队倾心打造并推广的“移动普法站”,已悄然走红阜阳的田间地头、街头巷尾,成为破解基层普法“覆盖难、适配难、吸引难”三大痛点的“金钥匙”,让法治的清风吹遍了基层的每个角落。

基层普法,说起来重要,做起来却常陷于尴尬:固定宣传栏内容更新慢,受众有限;大型活动成本高,难以常态化;单向灌输式宣传,群众兴趣寥寥……如何让法律从“纸面上”真正“活”起来,“走”进百姓心里?

阜阳市烟草专卖局普法团队的答案是:让普法本身“动”起来,精准“送”上门。带着这一思路,团队深入乡村、客户、社区进行了大量调研,精准把脉基层普法的“堵点、痛点和难点”。传统普法装置固定笨重、内容单一的弊端被一一剖析。于是,一款集灵活性、针对性、耐用性于一身的“移动普法站”应运而生。

“铁脚板”踏平覆盖难:可拆卸的轻便框架搭配灵活的万向轮,赋予了它强大的机动性。无论是坑洼的乡村土路,还是狭窄的社区楼道,它都能轻松穿梭,将普法服务直接送到群众“家门口”,彻底消除了普法盲区和死角。

“智慧脑”破解适配难: 核心的磁吸式展示板设计,实现了内容的“秒换”。普法团队如同“法治营养师”,能够根据不同场景、不同对象,精准配制“法治大餐”——为村民精心准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解读;为零售商户精准推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篇、《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点;向社区居民重点普及反电信诈骗、物业管理法律法规。内容常换常新,确保“对口对味”。

“强筋骨”应对户外挑战: 采用防雨、防晒、耐磨损的材质制作,显著降低了户外维护成本,确保了普法站在各种环境下都能长期稳定运行,展现了普法工作的韧性与决心。

“移动普法站”的推行,带来的不仅是形式上的创新,更是实实在在的成效。数据是最好的证明:该装置在乡村推行“每月一流动”模式后,已覆盖20余个村组,村民普法参与率提升25%;为零售商户开展12场专题宣传,覆盖480余人,相关纠纷投诉量下降20%;在社区动态调整内容后,居民参与度提升50%。

阜阳市烟草专卖局普法团队的探索并未止步。目前,他们正积极联合街道、乡镇等基层组织,计划根据农时季节、行业特点进一步优化推广路径,让普法服务与群众的生产生活节奏同频共振,使法治服务更加精准地对接群众需求。(通讯员:韩晓利)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