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热闹的烧烤娱乐一条街上,永安便利店的招牌格外醒目。如今,日均客流量近百人次,已然成为了这条街区的主力店铺。
谁能想到,二十年前,它还只是一间仅有10平方米的不起眼小店。店主蒋永红常说:“我的店能有今天,离不开烟草客户经理的规划和帮助,更离不开家里人的引导和支持。是他们让我明白,做生意不只是赚钱,更是要把服务真正做到客户心坎里去。”
10平米的“生存困境”
20年前,蒋永红拿出全部积蓄,在潍城区老居民区租下一间10平方米的门面,开起了永安便利店。
“那时候店里只能摆下两个货架,商品也只有烟酒、零食和日用品,每天守着店,营业额只能勉强够交房租和维持生计。”
回忆起创业初期的日子,蒋永红眼神里满是感慨,“我每天早上六点开门,晚上十一点关门,骑着一辆旧电动车进货,三天充一次电都用不完。看着周边店铺一家家更新换代,我心里急啊,可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变。”
周边居民李阿姨是永安便利店的老顾客,提起当年的小店,她笑着说:“那时候永红的店虽小,但东西实在,她人也热情。有次我家小孙子突然拉肚子了,就闹着想吃棒棒糖。都晚上十点多了,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敲她店门,她二话没说就开门给我拿了,还说以后有需要随时叫她就行。从那时候起,我就觉得这个老板是个实在人、热心肠,还靠谱!”
尽管生意平平淡淡,但蒋永红却始终坚守着“热忱服务”的初心。遇到老人来买东西,她会主动帮忙拎到家门口;看到邻居忘带钥匙,她会热情地邀请对方在店里等候。这些小事,让永安便利店在周边居民中积累了不错的口碑。但如何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提升客流量,却成了蒋永红心中的一道难题。
寻找契机迎突破
一次拜访时,山东潍坊潍城区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客户经理郭蓓敏锐地指出了店铺的问题。“永红姐,咱店里商品陈列太杂乱了,没有明确的分区,这样导致客户进来找东西很不方便;而且也没啥线上销售渠道,这样也会错失很多生意机会啊!”
“我看着人家店铺都在改变提升,我也想变啊,就是没什么头绪,不知道该从哪下手呀!”蒋永红直犯愁。
得知蒋永红有转型的想法只是无从下手,郭蓓当即着手,开展周边消费群体调研,研究分析近年来店里的经营状况,根据店面的环境和布局,帮助她制定了详细的店铺升级规划。
图为客户经理和蒋永红(左)商量店面升级规划
郭蓓先是教给蒋永红如何对店铺进行重新布局,“把烟酒、食品、日用品分区域摆放,让客户能够一目了然,这样选购更方便……”接着,她又手把手教蒋永红店面经营技巧和营销话术,包括如何利用消费者心理增加店铺吸引力、增加成交率。
此外,她还建议蒋永红开通微信群线上点单服务。蒋永红笑着说:“一开始我对手机操作不熟练,郭经理就手把手教我建客户微信群、让客户接龙,甚至帮我整理了增加成交量的话术合集。你别说,这小店啊,慢慢人还就真这么多起来了!”
为了帮助蒋永红拓展客源,郭蓓还建议她推出了“送货上门”服务。
“周边有很多老人行动不便,还有上班族没时间出门购物,而且现在的年轻人要的就是情绪价值,愿意花钱买服务,送货上门的市场潜力很大。我听了之后特别认同,当天就决定开始尝试一下。”蒋永红笑着说,“现在每天光是线上订单就有几十单,电动车从以前三天一充,变成现在一天一充都不够用,有时候还要叫家人一起帮忙送货呢!”
周边上班族王女士对线上点单和送货上门服务赞不绝口:“我平时工作忙,经常加班到很晚,没时间去超市购物。自从永安便利店开通微信点单后,我在下班路上就能下单,回到家刚好能收到,特别方便。有一次我感冒了,想喝姜茶却没力气出门,给蒋姐发了条微信,她很快就把姜茶送来了,还贴心地给我带了包感冒药,真的太暖心了!其实现在大家在线下买东西价格差不多,就是买个服务。蒋姐能送货上门,还能为顾客着想,每次要买东西第一念头就是看蒋姐这有没有。”
20年来,永安便利店的生意越来越红火。2024年,蒋永红趁着周边商圈发展的契机,租下了更大的门面,将店铺面积扩大到50平方米,增加了上百种商品,购物体验感更强不说,还在郭蓓的建议下,与周边的酒吧、KTV、烧烤店搞起了合作,提供夜间组合套餐,就这样,夜间销售额增加了45%。
图为蒋永红为街坊邻居送货上门
书写“便民服务”篇章
“当店里的生意慢慢好起来之后,我开始思考着,小店能不能为周边居民做更多实事。”
2025年,在家人的支持鼓励下,蒋永红主动向客户经理申请,将永安便利店打造成“惠民服务点”。蒋永红在店内显眼位置专门收拾出一块地方,设置了便民服务柜,为周边居民和过往群众提供免费的便签纸笔、雨伞、医药工具箱、血压仪等,还提供代收快递、行李寄存等服务,甚至还划出了一大块区域开辟了一个休息区,放置沙发、饮水机等供行人休憩使用。
对于周边的孤寡老人,蒋永红更是关怀备至、考虑周到。社区里有位无儿无女的老人,蒋永红听说后立刻买了东西去探望他,还不时上门帮助老人清理家里的卫生。不仅如此,蒋永红还主动承担起周边公共区域的打扫工作。“周边有不少商铺和娱乐场所,公共区域的卫生问题一直是个老大难,光靠环卫工人也不行。我想着,反正我每天都要早早开店,不如顺便把周边的卫生打扫一下,让大家能在干净整洁的环境里做生意、娱乐。”蒋永红说,“一开始,还有些商户不理解,觉得我多管闲事。但时间久了,大家看到周边的环境越来越干净,也开始主动加入到打扫卫生的队伍中来了……”
从10平方米的小店,到社区便民服务的标杆,蒋永红始终用诚信和爱心经营着小店,用创新和担当实现了小店的蝶变,书写着便民服务的新篇章。(徐小童)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