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红白喜事宴席上,卷烟是待客传情的“心意帖”,却也常因掺假成为群众的“揪心事”。今年以来,衡阳市衡南县烟草专卖局紧盯农村用烟“买烟怕踩坑、辨烟没底气、打假等不及”三大痛点,亮出“提前防、田间识、联手拆”三记监管小妙招,把假烟拦在宴席外,把服务送进农家院,把技巧教到村民手,筑牢农村群众红白喜事用烟“安心墙”。
(红白喜事用烟监管前哨结对开展上门服务)
提前上门出“防”招,堵住假烟进门路
“以前家里办喜事,买烟就像‘开盲盒’,拆开前心里总打鼓,万一买到假烟,亲戚朋友尝出来,这脸往哪儿搁?现在烟草局和市监所的同志主动找上门,问我办多少桌、要多少烟,还告诉我附近合规零售户的名单,我这心里一下就踏实了。”刚办完喜事的衡南县茶市镇村民刘建国,提起上门服务的执法人员赞不绝口。
为从源头阻断假烟流入,衡南县局联合县市场监管局组建“红白喜事用烟监管前哨”,按乡镇把全县分成14个服务网格,每个网格均配备“烟草市管员+乡镇市监所工作人员”双岗值守。村民筹办红白喜事在乡镇市监所备案后,监管前哨第一时间上门送防假招,不仅摸清用烟数量、品类需求,还当场讲解合法采购渠道,甚至协助联系合规零售店预留卷烟,让群众买烟不踩坑。
“农村办喜事图的就是个顺心,我们多跑一步,群众就能少操一份心。”衡南县局专卖监督管理股负责人坚定地说道。这种“事前守护”替代“事后补救”的小妙招,真正帮群众避开了假烟陷阱,让假烟上不了宴席桌。
(普法宣传队开设识假课堂)
田间课堂授“识”招,练就群众辨假眼
“大家看,真烟的二维码一扫,卷烟基本信息全出来了;假烟要么扫不出内容,要么二维码套印得歪歪扭扭,边缘还粘着手感毛躁的胶……”在衡南县茶市怡海综合便民店门前的空地上,衡南县局普法宣传队举着真假烟样品现场演示,给围坐的村民手把手授辨假招。
为让群众从“怕假烟”变成“会辨假烟”,衡南县局把“识假课堂”开在田间地头、村头店前。在农村卷烟零售终端设“辨假角”,摆上真假烟对照样品,圈出识别点,村民路过就能随时对照学;用“办酒遇假烟”“识假避坑”等身边真实案例开展家常式识假宣讲,把假烟危害讲得入脑入心。
“以前买烟全听老板说,现在学会了‘识假’招,我自己也能辨真假,再也不怕好事变糟心事。”怡海村村民江友旺语气里满是自豪。如今,越来越多像江友旺这样的村民成了红白喜事用烟的“民间监督员”,碰到可疑卷烟就主动提醒,让用烟放心的安心感,在村里慢慢传开。
(11.4红白喜事售假案收网现场)
警烟联手亮“拆”招,斩断售假黑链条
“这些不法分子太狡猾了,把真烟、假烟混在一起卖,办酒的人一不小心就上当了。幸好你们破案快,不然还会有更多人办喜事时踩坑!”随着“11.4”红白喜事售假大案告破,险些买到假烟的村民齐呼大快人心。这起案件不仅捣毁储假窝点6个,还刑拘10人、逮捕1人,涉案流水达1600万元,把专盯农村宴席的售假团伙连根拔起。
针对不法分子专盯农村宴席用烟多、群众辨假能力弱的漏洞,衡南烟草联合公安机关亮出“拆链招“。深化警烟协作机制,建立线索同步研判、证据双向共享、立案协同联动工作流程。针对农村红白喜事售假线索,由公安机关先行受案,联合开展前期侦查,精准固定人员、窝点、资金流等关键证据,达到刑事立案标准后及时转为刑事立案,既抓现行又断源头。
“老百姓办红白喜事是一辈子的大事,绝不能让假烟坏了气氛、寒了人心!”衡南县局执法人员地话掷地有声。
民生服务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下一步,衡南县局将继续把“小妙招”用实、用细,把服务触角延伸至农村集市、红白喜事筹备点等更多场景,让监管更有力度、服务更有温度,实实在在守护群众红白喜事用烟的“大安心”,让这份安心真正融入乡村的烟火气里。
通讯员:陈珊珊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