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珠江流域水工程调度实现"双赢"目标

金秋十月,珠江流域控制性水利工程接连传来捷报

2025年珠江流域水工程调度实现"双赢"目标

来源:中国日报 2025-10-16 19:1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10月16日电 金秋十月,珠江流域控制性水利工程接连传来捷报:11日,百色水库蓄至228米,为2015年以来首次蓄至正常蓄水位;12日,龙滩水库蓄至375米,为2007年建库以来首次蓄至正常蓄水位;14日,大藤峡水库蓄至61米,时隔两年再次蓄至正常蓄水位……在连续经历31场强降雨、11个台风、2个热带低压等暴雨"车轮战"后,珠江流域控制性工程不仅取得了防洪阶段性胜利,同时也提前完成蓄水目标任务,防洪、蓄水"双线"告捷,为今冬明春持续发挥综合效益奠定了坚实基础。

回望2025年汛期,珠江流域遭遇严峻考验。314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绥江、都柳江等17条河流发生历史实测最大洪水。面对这场硬仗,在水利部的坚强领导下,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珠江委")锚定防汛"四不"目标,与流域各省(自治区)水利部门通力协作,有效防范应对,强化流域水工程统一联合调度,坚决守住流域水旱灾害防御底线,实现了多方共赢。

未雨绸缪,下好备汛"先手棋"

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李国英高度重视珠江流域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多次强调要坚持系统观念、底线思维,着眼流域全局,将所有控制性水工程纳入珠江流域水旱灾害防御体系统一调度运行。

在水利部防御司的指导下,珠江委全面梳理流域工程体系,深入研究控制性工程防洪作用和调度运用方式。汛前,结合近年来流域调度实践,编制完成珠江流域水工程联合调度运用计划并获水利部批复,将联合调度水工程由38座扩展至45座。编制珠江、韩江、贺江洪水调度方案及粤港澳大湾区防洪安全保障方案,修编桂江、万泉河等13条重要河流洪水调度方案,完善中小河流预报调度体系。组织开展流域防洪调度演练、堤防溃口应急监测与洪水淹没模拟演练,检验洪水防御实战能力。

珠江流域入汛早,汛前消落调度时间紧、任务重。为确保流域控制性水库水位消落到位,珠江委统筹防洪、供水、生态、发电、航运等需求,制定水库水位消落计划。加强中长期预测预报,滚动优化调度,科学精细补水,汛前流域控制性水库腾出308亿立方米库容,为防洪运用做好充分准备。

统一调度,筑牢防洪"安全网"

水工程联合调度是提高流域整体防洪能力、降低洪灾损失的重要手段。今年汛期珠江流域3281座次大中型水库投入运用,拦洪444亿立方米,减淹城镇575个次,减淹耕地277万亩,避免人员转移80万人次,成功避免西江、北江、东江发生编号洪水,打赢"桦加沙"等超强台风防御硬仗,确保了流域防洪安全。

6月中下旬,"龙舟水"持续肆虐,西江、北江普降暴雨,洪水险情步步紧逼。危急时刻,珠江委会同广西、广东水利厅调度西江干支流龙滩、大藤峡等28座水库拦洪44.6亿立方米,调度北江飞来峡等7座水库拦洪4.4亿立方米,充分发挥拦洪削峰错峰作用,大幅度减轻西江、北江中下游堤防防守压力,确保了江河安澜。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台风"博罗伊""麦德姆"接连来袭,珠江委会同广西水利厅系统调度流域上游水库群,累计拦洪34.3亿立方米,其中右江百色水库将1956年以来最大洪水洪峰流量8600立方米每秒削减至2900立方米每秒,控制右江洪水不超过河道安全泄量,保障了百色市城区及沿线城镇防洪安全,避免了右江洪峰与左江洪峰恶劣遭遇。通过水库群联合调度,成功将郁江干流南宁站洪峰流量由17000立方米每秒削减至12000立方米每秒,有力保障了南宁、贵港等重点保护目标防洪安全。调度西江干流大藤峡水库减少出库流量、长洲水库降低运行水位,进一步减轻西江浔江河段防洪压力,加快郁江洪水下泄,为南宁市江北堤防险情成功处置创造有利条件。通过流域统一联合调度,成功战胜郁江2001年以来最大洪水,确保了流域防洪安全。

统筹兼顾,书写共赢"新篇章"

为保障流域多方用水需求,按照水利部统一部署,珠江委坚持旱涝同防同治,科学精细实施流域骨干水库防洪和蓄水调度,系统调度骨干水库增加水源储备。截至10月14日,西江上游龙滩、天生桥一级、光照、百色四座骨干水库有效蓄水量214亿立方米,有效蓄水率均超过95%,创历史新高,为流域和大湾区城市群供水安全以及即将召开的第十五届全运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按照"讲政治、保安全、求共赢"总体要求,珠江委充分发挥流域防总功能作用,在确保防洪安全前提下,强化流域多目标综合调度。汛期,滚动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动态优化水库调度,加强洪水资源利用,龙滩、大藤峡等水库减少弃水62亿立方米,增发电量25亿千瓦时,释放水电调峰保供能力,有力支撑电网运行安全,实现了流域防洪、供水、生态、发电等多目标调度共赢。

数字赋能,夯实技术"硬支撑"

治水兴邦,科技为要。珠江委集中全委技术力量,迭代珠江水旱灾害防御"四预"平台,推动流域与地方"四预"平台全面贯通,筑牢流域安澜智慧防线。强化"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系统应用,动态修正降雨、产流汇流、洪水演进、风暴潮等预报模型参数,优化洪水预报方案,有效提升预见期和精准度。入汛以来,滚动开展366处重要断面洪水预报和沿海23处风暴潮潮位预报,预报作业5.6万站(次),为科学精细调度提供关键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根据珠江流域降雨落区不确定性大、降雨产汇流复杂等特点,创新运用降雨落区移植技术,对降雨过程进行放大、偏移,在时间、空间、量级上进行三维智能重构,立足最不利形势,提前研判风险,推演最优洪水防御方案。运用"四预"平台,实现"正向—逆向—正向"互馈调优和调度方案智能推荐,比选调度方案600余套,有力支撑流域水工程"一个流量、一方库容、一厘米水位"的精准调度。

当前珠江流域仍处于汛期和台风多发期,珠江委将全面落实水利部部署要求,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保持弦绷紧、不松懈,一以贯之做好各项防御措施,牢牢守住流域水旱灾害防御底线,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保障珠江水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完)

【责任编辑:韩丰】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