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全国水利科普讲解大赛总决赛成功举行

2025年10月13日,由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和水利部宣传教育中心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全国水利科普讲解大赛总决赛在水利部机关举行。

第六届全国水利科普讲解大赛总决赛成功举行

来源:中国日报 2025-10-16 17:4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10月16日电 2025年10月13日,由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和水利部宣传教育中心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全国水利科普讲解大赛总决赛在水利部机关举行。本次大赛旨在向全社会广泛科普水利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展示水利科技创新成就,激发社会公众参与水利科普热情。

来自全国各地的10名参赛选手聚焦重大水利工程、水旱灾害防御、数字孪生水利等主题,发挥各自专业特长,以通俗的语言、精彩的讲解、图文并茂的展示,呈现了一场水利科普的视听盛宴。经过激烈角逐,评选出特等奖3名、一等奖7名。在此前的半决赛中,已评选出二等奖15名、三等奖15名。

科普选题包罗万象

"数字孪生三峡就是在计算机里给三峡大坝造一个'孪生兄弟'。不仅让它们'长得'一模一样,现实版三峡所要经历的风云变幻、水位涨落,它都同样会经历,兄弟俩可以说是同呼吸、共命运,面对风雨,一起抗!"

"异重流调沙这一科学创举不仅是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守护,更是对华夏文明根基的捍卫,让我们共同守护这条流淌着中华文明的母亲河,让黄河生生不息,岁岁安澜。"

"从古代的'雨雪分寸、飞马报汛',到今天的'毫米级、分钟级精准测报',我们走出了一条从'被动记录天灾'到'主动守护生命'的非凡之路。如今,水利测雨雷达给了我们保障水安全、守护千万家的能力和底气!"

……

本届大赛科普讲解内容贯通古今,既深情回溯了中国古人治水智慧的文化遗产,又清晰讲述了新中国水利建设科技创新的动人篇章。选手们谈吐大方、妙语连珠,将水利科普知识娓娓道来,为观众铺陈开一幅立体丰盈的中国水利科技发展全景图。

《数字孪生三峡——博古通今知未来的防洪新利器》《黄河的减淤"魔术师"——异重流调沙》《水利测雨雷达如何"看穿"风云变幻?》……一篇篇立意新奇、内容丰富的科普讲解托物陈喻,让原本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变得简单明了,现场摄影记录下精彩瞬间。据了解,主办方会将本届大赛优秀讲解内容整理制作成科普视频向公众呈现,扩大水利科普资源供给。

选手来自社会各界

"今年暑假,我在家乡通过志愿服务到社区讲解水利知识,我会特意确认他们是否听懂,找到大家的知识盲区。临别时,我收到大家的热情感谢。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这项工作充满了价值与意义。"一位首次参加全国水利科普讲解大赛的大学生难掩激动心情表示,"这次能来到水利部参加总决赛,于我而言是一次宝贵经历,不仅锻炼了大舞台上的讲解能力,通过专家点评,让我对如何做好科普讲解有了更深理解。"

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涵盖高校师生、科研人员、博物馆讲解员、地方水利部门职工等,其中不乏"95后"科普新生力量,呈现年龄跨度大、涉及领域广等特点。他们在赛场上各显神通,以声情并茂的科普讲解展示水情教育独特魅力,呈现出水利科技研究开发与传播推广的勃勃生机。

公众广泛参与

"新时代水利科普不是'灌输',而是'启发',全国水利科普讲解大赛是水利领域规模最大、专业性最强、权威性最高的科普盛事。不仅是水利人讲水利,我们也欢迎全社会各行各业有兴趣从事水利科普工作的朋友参加大赛。"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大赛评委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胡亚安表示,科技创新是推动发展的"尖兵",科学普及则是"基石",两者需并重发展。本届大赛精彩纷呈、亮点频出,参赛选手选题视野开阔、讲解通俗易懂,展现出我国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社会各界的不懈探索,实现了科学内涵和人文关怀有机融合,让公众对水利知识更加了解,对水利事业更加认同。

据了解,全国水利科普讲解大赛作为水利科普品牌活动,从2020年开始至今已成功举办六届,成为宣传普及水利科学知识、提高水利科普讲解水平、提升水利科学传播能力的良好平台。(完)

【责任编辑:韩丰】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