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3日,厦门数创寰球文化产业研究院景德镇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深入乐平浩器云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创始人谢冬冬、品牌门店店长张玲玲展开深度交流。谢冬冬作为一名深耕景德镇陶瓷领域多年的企业家,带着对家乡文化的赤诚与产业经验,返乡创立乐平浩器云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南窑梵音”品牌为载体激活千年南窑文化;张玲玲则从市场端发力,通过精准销售策略与特色产品运营,让品牌文化落地市场,二者共同为乐平陶瓷文化发展注入活力。
(对创始人谢冬冬的采访)
谢冬冬的创业初心,源于对家乡文化的牵挂与产业机遇的洞察。作为乐平人,他深耕景德镇陶瓷领域多年,积累了丰富资源。而乐平唐代南窑(又称“龙窑”)文化曾盛极一时,却在现代与陶瓷产业断层,文化转化空间巨大。恰逢国家扶持传统文化产业,乐平也需特色产业带动发展,谢冬冬遂决定返乡,以“南窑梵音”为载体,让南窑文化“活”起来。
(制作陶瓷的厂房)
“南窑梵音”的命名暗藏文化巧思。谢冬冬介绍:“‘南窑’锚定乐平本土地名,强化地域属性;‘梵音’萃取佛教、宗族文化中的‘随和’内涵,契合品牌文创调性。”这种定位避开同质化竞争,聚焦佛教与宗族文创,力求让“南窑梵音”成为乐平文化符号。产品打造上,团队在复刻南窑文物、还原唐代工艺的同时又融入了洪马文化、怪石林等乐平元素,让传统与现代交融,首批产品已获得市场认可。
(品牌文创产品)
从市场运营看,“南窑梵音”在销售渠道和客群策略方面成效显著。张玲玲表示:“品牌当前以线下销售为核心,客户多在抵达景德镇后消费,线上渠道正在拓展但销量暂不及线下;客群中老客户占比高,老客户推荐新客户是重要客源——5月推新时吸引大量新客,后续靠口碑带动老客复购与推荐;单店层面批发客户多于零售客户,为销售提供稳定支撑。”
(对品牌门店店长张玲玲的采访)
在产品矩阵方面,多款原创单品凭专利与版权成为市场焦点。网红大葫芦是核心爆款,拥有祥云头、莲花头设计专利,近25款款式覆盖需求,国庆渐变款以分层吹制工艺和三色设计成为“断货王”。它由酒器改良而来,容量可达500毫升,采用高白泥对产品内部进行施釉,瓶口塞子摒弃胶水粘合设计——对人体无害的同时也便于清洗。其用途广泛,既适配老年人用来装白酒的需求,也成为年轻人装奶茶的潮流选择,目前已销售到全国各地,作为实用容器受到市场认可。
(莲花头和祥云头文创葫芦产品)
在张玲玲的介绍中,系列产品不仅设计独特,同时兼具专利与版权双重保障,且均采用景德镇高白泥打造,质地过硬,使用寿命可达数年甚至 10 年。其中,双耳葫芦通过人工接耳工艺提升耐用性;十二生肖产品有大小两种选择,客户通常会按家人属相选购,也有部分客户选择全套收藏;葫芦主人杯支持姓氏定制,拥有 5-6 种配色且便携性强,目前已计划进驻景点销售;香插同样持有专利,有 7-8 种颜色可供选择,能适配不同长度的线香,满足多样化使用需求。
(十二生肖文创产品)
目前,“南窑梵音”已完成产品体系搭建,与本地文旅机构合作推进落地。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南窑陶瓷的魅力,张玲玲正在为即将举行的瓷博会进行各项筹备,旨在通过瓷博会链接广大陶瓷爱好者,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
谈及未来发展,谢冬冬规划清晰:短期会联合门店线上线下同步发力,让品牌成为乐平文化的标志;长期则致力于推动乐平与景德镇陶瓷文化联动,让南窑文化补充“世界瓷都”品牌,带动家乡产业链发展。在谢冬冬与张玲玲的合力下,千年南窑文化正走向现代生活,也将为江西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开辟新路径。
(厦门数创寰球文化产业研究院 卢蕴彬 闫旭丹 李艺纹 李晗冰 蒋正康 )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