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人才是发展之基。“十四五”期间,商河县始终锚定“稳就业、聚人才、惠民生”核心目标,以县域人才培育引进为抓手,以县镇(街)村(居)三级就业服务体系为支撑,把服务送到群众身边、把人才留在县域发展,用实际举措解决群众就业难题、夯实县域发展根基,让人社服务既有温度、又有力度。
以“引育并举”强人才,激活县域发展“源动力”
县域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商河县坚持“外部引智破瓶颈、本土育能强根基”,让人才成为带动就业、赋能产业的“领头雁”。
精准引才,靶向补齐产业短板。聚焦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核心需求,全力推进省级、市级创新平台攻坚专项行动,精准遴选一批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产业化示范基地、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以及产业合作组织。“十四五”期间,共引进青年人才7900余人,博士65人,海外人才65人,建成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处、省级专家服务基地4家、市级专家服务基地6家,为全县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智力支撑平台。
精心育才,定向壮大基层队伍。坚持 “本土人才本土培养” ,全力做好基层一线人才输送。“十四五”期间,通过科学定制招考计划、精准设置岗位条件,公开为镇街招录事业单位人员128人,公费农科生38人,“三支一扶”人员66人,全力解决基层“招人难”问题。实施“人才回引计划”,通过政策宣讲、乡贤座谈、岗位推介等方式吸引人才回乡发展。商河县龙桑寺镇通过精准摸排,将185名乡贤、致富能手、返乡大学生等纳入人才培养库,吸纳回乡致富能人96名,进入“村两委”班子优秀人才18名,通过“1+1”帮带机制促其成长,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本土人才活力。
悉心用才,全面激活专技潜能。全面落实乡村专技人才职称直评直聘政策,打破基层人才职业发展“天花板”,为乡村专技人才搭建成长“快车道”;同步推进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定工作,进一步拓宽农业领域人才职业发展路径。“十四五”期间,全县共 87人获得基层高级职称,469人通过直评直聘政策获得中高级职称,并通过特设岗位完成聘任;另有54人获评新型职业农民职称,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技术保障。
以“三级联动”优服务,打通就业保障“最后一公里”
群众的需求在哪里,人社服务就延伸到哪里。着力构建“县级统筹、镇级落实、村级对接”的三级就业服务体系,让就业服务从“群众跑”变为“服务跑”。
整合功能,县级统筹建平台。整合就业服务、人才交流、政策咨询等功能,建立“全县劳动力信息库”和“企业岗位需求库”,精准匹配岗位与劳动力。“十四五”期间,累计举办“春风行动”“职引未来”等各类招聘会200余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万余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72亿元、一次性创业补贴360余万元、失业保险金4000余万元、稳岗返还补贴1900余万元,开展职业培训2.8万余人次,用政策和服务促进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建站配员,镇级落实强效能。在全县12个镇(街道)建成标准化就业服务站,配备就业服务专员24名,常态化开展政策解读、岗位推介、招聘会组织等服务。组织村级就业服务站开展调查摸底,全面摸清辖区内灵活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登记失业人员等重点服务对象数量分布情况,结合辖区用工情况,实施精准帮扶,强化线上线下联动服务。“十四五”期间,通过镇级就业服务机构累计挖掘求职培训需求1.1万余个,受理创业担保贷款申请3300余笔,有效激发了创业活力。
细致服务,村级对接暖民心。在村(社区)设立由村干部或热心群众担任的就业信息员,负责摸排辖区劳动力状况、重点群体就业情况,开展人社政策宣传、传递岗位信息、协助办理就业服务工作。全国文明村刘集村在村级就业服务站践行“建台账、传政策、问需求、优服务”四项举措,打通基层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助力乡村就业增收与经济发展。正是这些“家门口的服务员”,让就业服务更接地气、更有温度。
以“重点攻坚”兜底线,筑牢民生幸福“安全网”
始终把高校毕业生、脱贫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放在突出位置,量身定制帮扶举措,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铺路搭桥,助力高校毕业生筑梦启航。实施“就业创业促进计划”,服务应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向毕业生讲解政策、推荐岗位、提供培训机会。“十四五”期间,商河县联系服务离校未就业毕业生5000余人,联系服务率100%。组织“企业进校园”招聘活动30余场,为应届高校毕业生找到合适工作,同时发放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相关补贴290余万元,通过补贴政策支持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托底护航,保障脱贫劳动力稳定增收。针对脱贫劳动力就业需求,开发公益性岗位,落实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等政策,近年来累计开发公益性岗位超1万个,累计帮助500余名脱贫享受政策人员通过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实现就业,切实守住防止返贫的底线。
搭建舞台,助力育龄女性群体重返职场。今年,商河县人社局与县妇联联合推行“出彩妈妈岗”就业模式,召开专题推进会并发布“出彩妈妈岗”就业支持十项措施,为3个“妈妈岗”服务驿站挂牌,成功申报4家企业为市级“妈妈岗”就业基地,挖掘“妈妈岗”282个。将“妈妈岗”纳入就业优先政策体系,从制度层面为育儿妇女就业提供坚实保障,为“出彩妈妈岗”就业模式的本地化、长效化发展奠定基础。
“十四五”期间,商河县城镇新增就业稳步增长,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商河县将持续打造温暖人社服务品牌,持续优化县域人才政策、织密三级就业服务网络,让更多人才扎根商河、更多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