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3日是第36个国际减灾日,主题是“投资韧性建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南山区紧扣主题、积极策划,组织开展了集社区互动、讲座科普、视频宣传为一体的系列宣传活动,不断推进灾害韧性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社区实操“零距离”:把应急技能送到群众身边
10月13日上午,南山区组织“应急第一响应人”导师来到华夏街社区益田假日东广场开展互动体验活动,现场悬挂宣传横幅、发放防灾减灾知识折页,设置六大实操技能体验区与游戏互动环节,吸引百余位居民踊跃参与,现场氛围热烈。
在急救技能学习区,导师们系统演示心肺复苏和AED的操作流程、止血包扎和鼻出血的处置方式、成人和婴儿异物卡喉的急救方法,指导居民们分批分组练习实操,学习热情高涨;在消防安全区,居民们排队体验灭火器等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在练习中掌握初期火灾扑救技能;“应急物资拼拼乐”小游戏成为全场“人气打卡点”,现场的居民们通过灭火器、急救包、逃生绳、手电筒等图案拼图,结合导师们的现场讲解,深入了解家庭物资储备的重要性。
通过此次活动,提高广大群众应对灾害的能力,不断带动每一个人,让他们成为社区韧性建设的推动者,进一步筑牢防灾减灾救灾人民防线。
专题讲座“学干货”:构建防灾减灾知识体系
10月13日下午,在华润金融大厦面向南山区减灾委成员单位的骨干人员开展防灾减灾专题讲座,特别邀请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非车个客部资深主管万国峰和深圳市公益救援队城市搜救队队长陈媛授课,从风险保障和灾害应对两方面开展知识科普。
万国峰老师对“深圳惠家保”的主要内容和保障范围进行了讲解,让与座人员了解保险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深圳惠家保”覆盖火灾爆炸、台风暴雨、高空坠物等家庭常见风险场景,是保护家庭财产的可靠手段。陈媛老师对防灾减灾知识进行了宣讲,重点讲解台风、暴雨等深圳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结合典型案例,普及不同灾害的影响和防范应对方式,强调家庭物资储备和学习急救避险技能的重要性。
讲座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有助于各单位提高防灾减灾意识,推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有效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宣传短片“广传播”:让防灾减灾知识触手可及
为进一步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扩大防灾减灾知识宣传覆盖面,10月13日当天,由南山区应急管理局精心策划制作的防灾减灾系列宣传短片正式面向社会发布。
此次发布的系列宣传短片聚焦群众工作和生活中面临的灾害风险,以深圳的一个家庭的生活为线索,围绕爸爸、妈妈、姐姐、弟弟和老人五个人物,主线统一、贯穿始终,打造涵盖回南天、台风、地震、龙舟水、燃气、高层火灾、室内用电、电动自行车、电梯、充电宝等13个重点场景,以“情景再现+剧情反转+专家知识科普”的形式,实现“趣味性+专业性+教育性”三位一体目标,将专业的防灾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画面和语言,使群众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强化市民自救能力,提升社会安全意识。其中《“潮”人必看,回南天这些坑千万别踩!》获得了2025年深圳市安全科普短视频创作大赛一等奖和最佳AI作品奖。
未来,该系列短片将通过官方短视频平台、社区电子屏、微信公众号等多渠道面向居民投放,希望通过生动直观的宣传形式,让防灾减灾知识走进千家万户,为广大群众送上一份实用的“安全指南”。
此次国际减灾日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让群众掌握了“救命技能”,扩大了防灾减灾知识覆盖面。未来南山区将以此次宣传活动为契机,扎实做好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不断提升居民群众防灾减灾的安全意识,营造全民参与防灾减灾的良好氛围。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