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之名,守护纯净童年

以青春之名,守护纯净童年

来源:鲁网 2025-10-16 14:1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当初秋的晨光洒在衡阳市衡东县烟草专卖局的会议室,一群年轻身影围坐桌前,桌上摆放着非法新型烟草制品模型、宣传册设计稿和学校社区宣传计划表。这支平均年龄30岁的“青年护苗队”,正以青春视角拆解非法烟草的伪装,用创新方式筑牢未成年人防护网。以青年为骨干,让法律知识、防护意识走出手册、走进家庭与校园,书写着社会责任的青春答卷。

青春集结:组建护苗先锋队

“保护未成年人成长不能等,我们得让家长和孩子都看清‘甜蜜陷阱’的真面目。”这是“青年护苗队”成立时,专卖股王队长在动员会上的发言。新的学期已经开学,衡东县局敏锐意识到,非法新型烟草制品(如“奶茶杯”“可乐桶”)正以迷惑性外观靠近未成年人,而青年群体既懂新媒体传播,又能快速贴近家长与学生,理应成为守护主力。

一支由10余名青年组成的队伍迅速组建:有熟悉执法流程的稽查骨干,有擅长图文设计的宣传专员,有精通法规的“00后”法规干事,还有擅长沟通的基层客户经理。为了让普法宣传既专业又易懂,团队建立了“双线普法机制”:线上依托微信群、朋友圈等线上平台,不定期推送普法图文和普法小视频,将法律知识“走上云端”;线下大家走进零售店、学校、社区,用风趣幽默的“本地话”将法律知识、保护未成年人要点“接上地气”,保证学生、家长、经营者都能够听明白。

(走进学校宣传法律知识)

客户经理吴博在走访时发现,个别家长误将“可乐桶”当作儿童玩具,他立刻反馈给团队,3天后,宣传册便新增了“家庭排查小技巧”板块,附带对比图,让家长一眼就能区分正品零食与非法烟草制品。这种“从需求中来,到实效中去”的做法,让防护宣传始终精准触达痛点。

精准滴灌:把守护送到关键处

“以前总觉得‘电子烟’离孩子很远,今天才知道‘奶茶杯’可能藏着危害孩子健康安全的东西,太感谢你们提醒了!”在县政府广场的普法活动中,学生家长陈女士拿着宣传册,反复向青年队员确认识别要点。家庭是未成年人保护的“第一道防线”,衡东县局“青年护苗队”联合社区开展“护苗进家庭”专项行动,编制《家庭防烟指南》,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讲解非法烟草制品的外形特征、危害成分,还开通“护苗热线”,为家长提供“一对一”咨询。活动当天发放宣传册200余份,解答家长疑问50余条。

(校园宣讲)

校园是未成年人防护的核心阵地。团队走进白莲镇尚德学校开展“破雾前行,守护纯净青春”主题宣讲。对低年级学生,用动画短片演示二手烟对青少年身体健康的危害,组织“健康知识抢答赛”;对高年级学生,则通过案例分析,提醒他们警惕同学间的“猎奇分享”。播放科普视频时,看到“电子烟油导致青少年肺部损伤”的画面,台下学生纷纷发出惊叹。宣讲结束后,学生小宇拉着队员的手说:“我知道啦!要是在商店看到这种‘奶茶杯’,我会马上打宣传册上的电话举报!”

双向奔赴:在守护中共同成长

“一开始觉得这只是份工作任务,直到看到家长恍然大悟的表情、学生认真记笔记的样子,才明白我们做的是‘护苗’的大事。”青年队员小周的话,道出了“青年护苗队”全体成员的心声。在参与行动的过程中,这些年轻人不仅传递了防护知识,更在与家长、学生的互动中收获了成长。

那些接受过守护的人,也在悄然成为“传播者”。衡东县尚德学校的学生小宇,不仅自己远离非法烟草制品,还在班级里发起“健康小卫士”倡议,提醒同学不要接触陌生“零食”;家长陈女士把《家庭防烟指南》转发到家长群,带动20多位家长主动学习防护知识。这种“守护者影响守护者”的效应,让防护网越织越密。

(普法展台)

如今,普法展台前经常有家长驻足,校园里的宣讲课引发热烈互动,越来越多的家长从“不知情”变成“主动防范”,越来越多的学生从“好奇”变成“坚决抵制”——这种双向的奔赴与成长,正是“护苗”行动最珍贵的成果。

下一步,“青年护苗队”将继续围绕“必须管、管得严”的目标,深化与学校、社区、部门的合作,把“护苗”行动从“专项行动”变成“日常常态”。当青春力量融入未成年人保护,当防护意识扎根家庭与校园,这场“破雾前行”的守护,必将为祖国的花朵撑起更纯净、更安全的成长天空。

通讯员:周杰文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