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之光 点亮未来:2025重庆市高新区全国科普月圆满收官

科学之光 点亮未来:2025重庆市高新区全国科普月圆满收官

来源:鲁网 2025-10-15 14:0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金秋十月,2025年重庆高新区全国科普月活动暨第五届西部(重庆)科学城科技节圆满落下帷幕。这场以“大学城遇见科学城,星星火种点燃未来梦”为主题的科普盛会,通过线上线下多元互动,吸引了上万名市民与青少年踊跃参与,媒体端话题曝光量突破50万次,在巴渝大地掀起一股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热潮。

本次活动以“两城穿梭”科普定向赛、“我的科学之路”科学家互动对话、“科技之光”开放探索行三大板块为核心,并联动高校、镇街开展了系列分场活动,形成了全域科普的强大声势。活动巧妙融合互动性、启发性与趣味性,不仅让AI、VR等前沿科技走出实验室、贴近大众,更在西部(重庆)科学城与大学城之间,搭建起一座资源互通、智慧共享的坚实桥梁。

定向赛引爆参与热潮,趣味互动让科学“玩起来”

9月20日至21日,“两城穿梭”科普定向赛在重庆大学城熙街热闹举行,吸引近千市民踊跃参与。活动现场气氛热烈,AI绘画、趣味飞盘、科学大富翁与VR体验四大互动区成为人气焦点,大小朋友热情参与、乐此不疲,众多家庭在此共享亲子科普乐趣。

亲子游戏互动其乐融融 (张婷 摄)

多家科研机构与高校基地也走进现场,以“科学模型+互动体验”的创新模式开展科普展示。重庆公众健康传播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长江上游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科普创新实验室(重庆大学)带来的趣味装置与实验,吸引市民纷纷驻足,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更是成为全场“最热”摊位之一,将传统医学文化与现代健康理念深度融合,为科学传播注入深厚的人文温度。

参展科研机构为市民讲解科学知识 (张婷 摄)

据悉,本次活动在奖品设计上也别出心裁,多种结合非遗元素的文创好礼可供选择,不仅高度激发市民的集章热情,更引发一波对传统文化的热切点赞,实现科技与文化的双向赋能。

孩子们挑选喜爱的奖品 (张婷 摄)

“在玩中学、在学中悟”,本次科普定向赛真正让科普走出实验室、走进大众生活,架起一座连接科学、教育与公众的趣味桥梁。

科学家对话未来力量,深度互动点燃青春梦想

9 月 25 日,“我的科学之路” 科学家互动对话在重庆科学城高桥学校温情上演。特邀仪器科学、医学、航天领域的三位资深专家 —— 重庆大学特聘研究员谢磊、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放疗中心副主任医师隆艳艳、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谢更新,与初中生面对面展开关于科学、梦想与未来的深度交流。

互动对话活动现场  (张婷 摄)

谢磊通过 “纳米磁流体科技艺术装置” 视频吸引全场目光,结合自身从中小学到博士阶段的科研经历,传递 “做有意义的科研” 理念;隆艳艳从 “健康第一” 出发,解读癌症成因与预防策略,结合临床案例强调终身学习的重要性;谢更新则以 “人类在月球培育第一片绿叶” 为切入点,生动讲述深空探测技术对未来生活的影响,并擘画了中国未来实现载人登月的宏伟蓝图,瞬间点燃学生们的航天梦想。

谢更新为高桥学校签名赠书 (张婷 摄)

活动尾声,谢更新向学校赠送个人最新科普著作,三位科学家还分别寄语青少年 “在有趣的科研中收获人生”“勇敢活出灿烂模样”“心怀梦想方能行稳致远”,将科学火种深植于孩子们心中。

实验室敞开探索之门,沉浸体验播撒科学种子

作为本次高新区科普月的 “重头戏”,“科技之光” 开放探索行活动面向青少年开放 12 家前沿科研基地与科学实验室,来自全市自愿报名和科学城慧谷小学、大学城第四中学、含谷中学、金凤实验学校等学校总计近500名青少年分批参与,在智能科技、生命科学、自然探索、安全科普等领域开启 “沉浸式” 科研探秘之旅。

慧谷小学参加活动学生合照 (张婷 摄)

在智能科技领域,西部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向学生展示车路云一体化仿真平台,工程师演示的架构车路协同技术,让 “虚拟人行横道实时生成”“汽车会‘思考’” 的场景震撼全场;大学城第四中学学子在中科汽车软件创新中心解锁智能座舱 “密码”,通过仿真驾驶平台体验语音指令调节座椅、导航的人机交互技术,直观感受 “代码赋予汽车智慧” 的逻辑。

金凤实验学校学生正在做实验(张婷 摄)

在生命科学领域,学生在西南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指导下,亲手完成香蕉 DNA 提取实验 —— 当预冷乙醇中析出白色絮状 DNA 时,现场欢呼不断;农业农村部长江上游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带孩子们探秘基因编辑与生命起源,重庆市人类生命与健康博物馆则让大家沉浸式探索人体微观世界。

参加活动学生合影(张婷 摄)

在自然与安全领域,重庆市风景园林科学研究院的专家带学生们观察重庆市花山茶花、走进温室大棚了解栽培基质与植物生长的关联,孩子们还亲手为水晶玉露换盆,实现 “知识学习 + 实践成果” 双收获;国家特种设备应急培训演练基地通过 4D 影片、电梯安全讲座、核心部件观摩,让 “安全乘梯” 理念内化于心。

活动现场照片(张婷 摄)

在汽车科技领域,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研究院的安全讲座教会学生牢记 “身手孩钥钱”(身份证、手机、孩子、钥匙、钱包)出行要点,随后学生们走进机动车试验场地,近距离参观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等实验室,对汽车科技有了更直观的认知。

这场“沉浸式场景体验+零距离科学家对话+动手式实践操作”的探索之旅,让抽象的科学原理变得可触、可感、可操作,极大地激发了青少年的好奇心与创新意识。

分场活动精彩纷呈,全域科普格局初显

本次科普月活动形成了以核心板块为引领、分场活动全面开花的生动局面。重庆大学科学文化节通过科技成果科普作品展、青年科学家沙龙等系列活动,惠及广大师生与周边社区。各镇街也积极响应,虎溪街道的亲子携手“减”碳路、香炉山街道的空气动力趣味体验、金凤镇的基因知识科普等20余场活动,内容涵盖环保、健康、安全、反诈等多个领域,将科学种子精准播撒至基层。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落地在西部(重庆)科学城的全国首个科普创新实验室的创新成果在北京的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进行亮相。其首创的“首台(套)”转化机制,以科普展品为纽带,将前沿科技成果转化为公众可感知的硬科普展品。

构建全域科普新生态,“两城”融合赋能未来

本次2025年重庆高新区全国科普月活动暨第五届西部(重庆)科学城科技节系列活动至此圆满结束。科学的种子离不开悉心呵护,创新科普激活社会资源蕴藏的科普潜能。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科普创新模式的成功实践,更是“科学城”与“大学城”资源优势互补、智慧与创新力量汇聚的生动写照。活动从知识普及迈向能力启迪,从单向传授转向双向互动,真正践行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构建全域科普体系、打造创新示范样板、助力西部科普中心建设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将科学的“星星火种”送往更多年轻的梦想之乡。(张婷)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