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泉暖人和。10月11日,由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主办的县域绿色发展(商河)推进会,在济南市商河县温泉基地召开。来自国内多家知名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齐聚“温泉花乡”,围绕“厚植县域生态优势、激活绿色发展动能”主题,碰撞思想、交流经验,会议还发布了《生态文明·商河共识》及会议“碳中和”成果。
近年来,商河县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持续加强生态治理、擦亮生态底色,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先后获评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级生态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并入选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综合性区域试点和山东省生态文明强县。此次会议落地商河,正是对该县生态环境显著提升与生态价值转化成效的高度认可。这片绿色发展的热土,也为专家学者们提供了一个极具观察价值的鲜活样本……
从“风沙源头”到“花木流芳”,一场生态重塑的生动实践
“大沙河、涝洼窝,走道儿睁不开眼,吃饭揭不开锅。”这首曾经的民间童谣,描绘的正是商河县大沙河流域的昔日景象。如今,行走在清澈的大沙河畔,但见鱼翔浅底,花木繁茂,昔日的风沙源已蜕变为四季皆景的湿地公园,春赏花、夏戏水、秋采果、冬踏雪,游人如织。
曾经的大沙河两岸都是沙土丘,大风一过就卷起漫天沙尘
这场深刻的生态蜕变,源于商河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坚定践行。近年来,商河将生态保护置于突出位置,以攻坚之势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场“保卫战”。
为了让“商河蓝”常驻,该县深化工业废气、燃煤污染等专项整治,压实治理责任。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30日,商河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33天,优良率85.35%,持续保持全市首位。
在水环境治理上,商河将全县117条沟渠、779个坑塘全部纳入河长制管理,设立各级管理员1500余名,打通了水生态管护的“最后一公里”。2024年,全县市控及以上考核断面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全部实现100%。更令人欣喜的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等珍稀鸟类频频现身,成为生态改善的最佳“见证者”。同时,全县191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全部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到100%。深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无公害防治率100%,累计建设省、市级“无废细胞”190个,让每一寸土地都成为孕育希望的“沃土”。
从“城市公园”到“乡村画卷”,一幅生态惠民的幸福图景
“出门就是公园,推窗可见绿意”,这已成为商河市民的日常。该县匠心打造商中河、长青河等城市生态绿轴,新建39个“口袋公园”遍布巷陌。截至目前,建成区绿地面积约973.9万平方米,一座“水在城中、城在林中、居在园中”的高品质县城初展芳容。
乡村同样焕发新颜,商河将全县划分为四大片区,西区发展温泉花卉,北区推动农旅融合,南区做强大蒜、彩椒,东区突出畜牧果蔬,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特色化的乡村振兴之路。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其垃圾收运模式曾获央视点赞。
生态与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更催生了强大的“绿色动能”。温泉与秧歌、低空与赏花、垂钓与采摘等资源被巧妙串联,培育出“春赏花、夏戏水、秋采摘、冬泡泉”的四季文旅品牌。花博会已在商河举办八届,现已成为济南市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花事盛会,先后吸引参展企业1600余家次,累计接待游客超过300万人次。怀仁镇杏花节、殷巷镇梨花节等已成为吸引游客的亮丽名片,文旅产业正成为拉动消费、带动增收的重要引擎。
从“生态颜值”到“经济价值”,一条点绿成金的转化路径
生态治理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发展方式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上,商河正努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发展胜势。
走进商河的现代花卉温室,借助“地热+光源”技术,花卉栽培实现零排放,年可替代标准煤1.5万吨。如今,温泉花卉销售额已占全市的近九成,在全市首先实现鲜切花出口,“商河温泉花卉”也先后五次被央视报道,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美丽产业”。
节能降碳产业发展不仅限于农业,在省级化工产业园内,以鸿瑞新材料、恒瑞医药为代表的高端生物医药化工产业集群正在形成;以海耀新能源、华信自动化为牵引的环保装备产业链逐步壮大……一个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攻方向,以绿色为发展底色的“433”现代产业体系,正在商河加速构建。
据统计,今年1-8月,全县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容量达99.7万千瓦,绿电发电量15.1亿千瓦时。商河经济开发区更获批创建山东省零碳园区,全县已累计培育市级以上绿色工厂28家。
从守护绿水青山到创造金山银山,商河以一场深刻的绿色变革,证明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非取舍,而是共赢。这场在金秋时节举行的推进会,不仅是对商河过往生态实践的充分肯定,更是对其未来继续走好绿色发展之路的期许。一个更具活力、更富魅力、更有竞争力的“生态商河”,正悄然崛起。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