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研县人大常委会:履行人大职能 力促河湖清绿

井研县人大常委会:履行人大职能 力促河湖清绿

来源:鲁网 2025-10-11 12:1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井研县地处四川西南干旱中心区,水库蓄水量少,县内河流茫溪河属岷江左岸一级支流,长期处于静流、断流。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受诸多因素影响,河库水质长期处于Ⅴ类甚至劣Ⅴ类。

2016年,全县全面启动河库水污染治理,井研县人大常委会认真履行职能,积极发挥作用,坚持将水污染治理列为监督工作重点,听取县政府河湖长制专项工作报告8次,开展《四川省河湖长制条例》执法检查2次,专题视察调研6次,打好组合拳,力促水污染治理举措落地落实。

聚代表之力,促引水工程项目落地。水库蓄水量少,河水静流、断流是水质恶化的重要原因。在历次省市县人代会期间,全县各级人大代表聚焦解决水源匮乏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其中,“引岷济茫”的建议得到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2017年大佛水库扩容项目建成使用,该项目设计流量为4.5立方米每秒,年平均总引水量3500万立方米,容量为5500万立方米,基本解决了全县用水问题。2022年5月,“岷茫水系工程”立项。2022年9月,一期工程“白井干渠”破土动工,该项目设计流量为8.5立方米每秒,年平均总引水量6820万立方米,2027年底前全面竣工通水,将彻底解决用水问题和茫溪河静流、断流问题。

聚司法之力,促水环境保护法治化。为加大破坏水生态环境案件审结力度,县人大常委会在开展执法检查中提出司法合作的执法建议。一是促成法院跨区域司法合作,两地共同搭建起环境资源审判“纽扣法庭”,形成系统整治、制度协作、常态规范的司法保护机制,依法从严从快审结并执行完毕一起非法捕捞水产品犯罪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二是促成检察院开展双向河湖领域“两法衔接”,建立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依法督促行政机关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破坏河湖生态环境犯罪案件2件,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均起诉获判,有效防止“以罚代刑”现象发生。对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但认为应当追究行政违法责任的2人提出检察意见,督促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处罚,有效防止“不刑不罚”现象发生。为水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聚科技之力,促水环境治理精准化。如何提升水环境治理质效?县人大常委会在听取河湖长制专项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精准施策、分步实施”的治理原则,建议聘请第三方环保公司为全县“河道管家”,对全县污染开展定期问题排查及不定期水质检测,为河库管护治理提供科学数据和精准化指导。同时,要求县政府科学规划污水管网,加大污水管网建设,做好污水处理站和管网的日常运维管护;实施生态缓冲和拦截工程,积极推进茫溪河流域人工湿地和生态拦截带建设;推广先进适用的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和模式,健全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检测、调度机制,有效遏制水产养殖尾水造成污染。 

聚基层之力,促水环境管护常态化。河库巡查、保洁力量不足是县人大常委会在专题调研中基层集中反映的突出问题,在集中各方面建议的基础上,县人大常委会建议在河库管护治理上,设置40个农村公益性岗位,成立护河库队,定员、定责、定位,开展巡河库、护河库工作。同时,要求县政府加强督查力度,建立考核机制,压实河库所在地属地管理责任,坚持源头控制、日常巡查、日常保洁、突击保洁相结合,确保河道畅通,河库水面、岸线干净整洁。

聚振兴之力,促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在听取乡村振兴专项工作报告中,县人大常委会建议开展“河湖长制+乡村振兴”探索试点工作,引进社会资本,打造集生态旅游、观光采摘、休闲垂钓、农耕体验为一体的农旅融合示范产业园,营造“河畅、水清、湖绿、景美、人和”的良好水生态环境。通过在三江镇解放村试点,走出了“河湖+文旅+致富”的新路径,构建起良好水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又反哺水环境治理的良好局面。 

久久为功,实效凸显。2020年,茫溪河干流主要污染物指标首次达到Ⅳ类水标准。2021年,省控断面主要污染物指标达到Ⅳ类水标准。2024年,省控断面、市控断面水质均达Ⅲ类水标准。(井研县人大常委会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农工委     高铃清)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