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天光微亮,在云南省巧家县各烟叶收购站前,往年此时排起的长龙消失了。烟农老李不慌不忙地加好烤房生物质燃料、烟农老张干完农活吃过午饭,到了预约时段才开着农用车赶来,到站不到一小时,他们就交售完烟叶,笑容满面地挥手离开,“再不用熬夜排队、苦苦等待,时间算得准准的!”
这样的场景,正成为巧家烟区的常态。今年以来,全县推行“精准分时段预约排班”交售模式,效率提升、流程清晰,将每位烟农的交售时间压缩在一小时以内,彻底告别“排长队、交烟慢”的历史。
一、从“等太久”到“准时来”,排程交售破解无效等待
烟叶收购,事关烟农一年生计。过去,每到收购季,天不亮烟站外就排起长龙,烟农一等就是大半天甚至一整天,“人多、车多、耗时多”成为老大难。变化始于一场“时间革命”,烟农交售按照五天一个周期、共八轮次,每天则精细划分为五个两小时时段,烟农只需根据交售排班时段,到点再来,从容安排其余农活时间。
“现在就像坐网约车,按时段到就行,心里有底!”烟农罗忠举着手机展示排班预约界面,他班期是上午7点30分到9点30分时段,“我7点20到,卸车、验级、过磅、结算,8点10分全部搞定,回去还能再装一炉鲜烟叶”。
二、从“约到天”到“约到点”,高效协同贯通全链环节
精准预约的背后,是一套缜密的数据运算和高执行力的协同配合。提前测算,合理制定班期,各烟站根据种植面积、合同量、交售数据,精准测算每日收购量,科学排班到站交售,确保日进度在合理区间。
科学的排班只是第一步,保证每一户烟叶的“到站纯度”是关键。 预检网格员王师傅骑着摩托车,穿梭在乡间小道,“老张家这烟叶分得不错,但回潮没到位,别急着打捆。”他一边仔细翻捡烟农张大哥家的烟叶,一边叮嘱,“李婶家那捆下部烟混进来了,得重新挑一遍,不然到站也得退回来。” 这正是“入户初检,保证到站纯度”的生动写照。预检人员下沉网格,逐户开展分级指导,重点查验初分质量,合格后开具预检单才可进站交售。
烟农按照预约时间抵达后,真正的“效率冲刺”在站内展开。 “张大姐,刚好到您,打开货厢门,卸烟员准备好了!”“李哥,你这车烟直接去2号验级台!”收购站内,调度员的声音通过小喇叭清晰指引。 这正是流程优化的成果,卸车、验级、过磅、结算、入库环节并行推进,全程流水线作业,减少无效等待,实现烟农“到站即下、下车即交、交完即走”。
三、从“烦心事”到“满意活”,民生温度赢得群众口碑
效率提升之外,更直观的是烟农满意度的跃升。
解放人力,优化农事安排。不再需要长时间守候,烟农可合理安排时间进行大田后期管理及成熟采烤,生产效果明显提升。“前年这时候排着长队,人在烟站,心却惦记着烤房里的烟,那叫一个煎熬。”烟农余勇回忆道,“现在好了,我约的是15:00-17:00时段,其余时间守好烤房,两不耽误。你看今年我这烟,烤得是不是金灿灿的?”他自豪地展示着手中的“作品”。
公平透明,消除人情顾虑。排班预约一视同仁,杜绝“插队”“走后门”现象,烟农交得放心、交得踏实、交得舒心。“以前排队,总担心有人找关系插队,你排一整天,不如别人一个电话。现在大家手机上看得到自己的时段,公开透明,心里亮堂!”年轻的烟农汤瑶说出了大家的心声。他刚交售完,正悠闲地靠在车前刷着手机,查看刚到的卖烟款。
增收增效,降低综合成本。等待时间大幅缩短,减少了烟农额外的食宿、误工等隐性支出,实现了间接增收。“这笔账太好算了,” 老烟农谢开祥笑着算起经济账,“往年下餐馆、住小店,一次交烟多花百八十块是常事。现在一脚油门来,一脚油门回,省下的都是自己的。时间省了,钱也省了,这才是实实在在为我们着想!”
一项围绕“时间”的精细改革,看似只是流程的重塑,实则是对民生的深切关照。它改出了高效、改出了公平,更改出了民心。这“一小时”,已不仅仅是一个时间刻度,更是衡量基层服务温度与精度的一把新标尺。(巧家分公司 戴鑫)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