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江口村公路硬化工程施工现场)
近年来,湖南省涟源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立足自身优势,坚决扛牢国企政治责任,积极投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精准对接帮扶乡村所需,聚焦改善村容村貌、厚植文明乡风、重塑产业动能,打造特色鲜明的国企助力乡村振兴实践之路,生动诠释“责任烟草”的深刻内涵。
筑基焕颜:绘就宜居宜业新画卷
乡村振兴,基础先行。
滞后的基础设施曾是制约双江口村发展的瓶颈,面对年久失修、路陷桥危等影响村民安全出行的交通“老大难”问题,涟源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迎难而上,将基础设施改造焕新作为帮扶突破口,全力打通乡村发展的“任督二脉”。
驻村工作队通过10余次实地走访与入户调研,与村支两委精准对接,共同摸排村民需求,及时向上级部门建言献策,最终推动统筹专项资金40余万元用于路网优化与危桥重建。今年四月,一条崭新的千米“四好农村路”在村口顺利竣工,从此泥路成历史,危桥变坦途,奔向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已然铺设到214户村民的屋前脚下。
通过调研,驻村工作队精准捕捉到村民人居环境痛点,通过入户动员,完成8栋危房、老旧房及空心房的拆除工作,多次开展河道清理、卫生清扫等环境整治行动。同时,用好自身优势,大力推动文明吸烟环境建设,投放灭烟筒30余个,引导村民自觉养成文明生活习惯,持续推进乡村人居环境蝶变升级,从“忧居”迈向“优居”。
铸魂暖心:涵养文明和谐新风尚
(双江口村召开党员群众座谈会)
良好的乡风民风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美丽乡村既要塑“形”,更要铸风清气正之“魂”,涟源烟草始终把聚民心、育新风抓紧抓实。
以党建凝心育人。与双江口村党支部结对共建,援建标准化党员活动室1个,共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1个,依托“屋场会”等贴近村民的形式,召开党员群众座谈会3场,为村集体捐赠时政读物200余册,在田间村头建起红色阵地,让党的声音穿透沃野炊烟。
以帮扶温暖民心。驻村工作队和13名帮扶责任人严格遵循“固定下村日”制度,沉浸式入户走访,全方位记好民生账,做好惠民帮扶政策与困难村民之间的“连心桥”,打破信息壁垒,让帮扶措施精准飞入寻常百姓家。
以服务浸润乡风。驻村工作队坚持开展“一月一宣讲”,围绕防暑防火、环境保护、反诈防骗等村民关切的主题,上门入户深入宣讲,不断强化村民安全防范意识。持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树立防溺水警示牌守卫村民出行安全,心系困难村民,为贫困学子筹集爱心助学金1.2万余元。一场场贴心服务,如同春风细雨,将文明新风缓缓吹进村民的心田。
兴产育才:激活村强民富新引擎
(在湘村636开设乡村振兴专区)
产业振兴是根本,人才振兴是关键,涟源烟草始终将增强帮扶村“造血”功能、培育有能有为的宝贵人才,视为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
精准把脉发展产业。针对双江口村2400亩优质耕地的资源优势,驻村工作队积极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五百亩高标准稻田基地,并引入统一机械化种植模式,捐赠10万元用于扩建粮油加工厂,切实提升产业效能,成功打造“双江口生态米”本土特色品牌。依托利民村水果种植业的悠久传统,组建种养殖专业合作社2个,发展柑橘、葡萄、八月瓜等近530亩水果种植基地,亩产量和水果质量均有所提升。
渠道优势打开销路。在全市64家“湘村636”加盟终端开设乡村振兴专区,为杨市面条、桥头河萝卜辣椒等优质特色农产品拓宽销路,发动干部职工参与系列农产品优惠认购活动,带动消费帮扶8.3万余元,让优质农产品真正成为村民增收的“金钥匙”。
紧扣热点培育人才。联合村委量身定制人才培育计划,把培训课桌搬进果园大棚,把手机屏幕变身教学新农具,重点培育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的“职业农民”和“电商新农人”,不断壮大村集体专业人才队伍规模。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涟源烟草始终务实笃行、真抓实干,通过精准盘活乡村资源禀赋,积极对接行业产业优势,努力探索独具特色的乡村发展路径。未来,涟源烟草也将坚守在广袤乡土中,持续书写金叶与田野守望相助的崭新篇章。
(通讯员:梁镯)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