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海啦,青岛科技馆全新IP节庆解锁探索盛宴

开海啦,青岛科技馆全新IP节庆解锁探索盛宴

来源:鲁网 2025-10-09 15:2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开!海!啦!”2025年国庆假期首日,青岛科技馆广场上欢呼如潮,科学快闪中“郑和”与他的“海洋伙伴”拉网起帆,与观众高喊“开海”。首届“浪浪开海节”暨纪念郑和下西洋620周年科学嘉年华,在海风与欢笑中开启。

“浪浪开海节”作为青岛科技馆打造的全新IP节庆,集科学实验、烟火大集、科学市集、喜剧快闪、大咖讲座、研学活动……丰富多元的活动共同构建了一个“科学+N”的多元体验场景,旨在让公众全方位感受探索的魅力。

历史与科技对话,打造“科学+人文”新公益

2025年正值郑和下西洋620周年,青岛科技馆也借此节庆以古鉴今,联动山东博物馆、青岛市博物馆等单位,打造了久久公益节“数字文物全民守护行动”公益践行区,开启了历史与科技的对话,让“科技赋能历史”从理念落地为可触摸的体验。

活动现场,观众们惊喜地发现,“北魏石佛造像”、“明代郑和宝船”到“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博物馆的珍贵馆藏与科技馆的尖端展项跨越时空,齐聚一堂。孩子们戴上VR眼镜,化身“水下考古学家”,“触碰”沉睡百年的文物。在“拍文物做数字传承”互动中,观众们争做“数字守艺人”,一场“文物+科技+公益”的沉浸式体验,不仅上演了生动的古今对话,更为观众打开了一扇触摸历史的科学窗口。

品牌科学“探索季”上新,开启“科学+探险”新旅程

青岛科技馆主场馆内也迎来“航海传奇·探索季”的上新,为开海节增设了最具挑战的环节。融入科学知识的经典IP新演绎——《葫芦山科学降妖记》,让孩子们在“捉妖”途中破解物理与化学谜题;惊喜空降的《航海奇幻漂流记》快闪讲解带领观众“亲历”海上生存挑战;在《乘风破浪》的科学实验室,孩子们制作水轮,在动手中理解流体力学与船舶稳定性原理……沉浸互动的科学活动构建起妙趣横生的科普磁场。

异业联动共创,描绘“科学+生活”新场景

挤牛奶、打酱油、捏面塑……开海节中的“海上实验室”不时发出小观众们的惊叹与欢呼,青岛人熟悉的品牌化身身边的“科学玩咖”,生活场景在这里变身科普课堂。

在新希望乳品展位前,孩子们体验挤牛奶,在实验中收获牛奶从牧场到餐桌的杀菌奥秘;在灯塔味业展台,酱油在孩子们手中成为不同浓度的“酱油溶液”,亲自“调配”自己的专属酱油;在蔚来汽车展区,男孩们争抢成为汽车工程师,“拆解”观察新能源零部件,探索科技如何助力绿色出行……

“科学+产业”的跨界创新实践,打破科普的边界,让公众在惊喜与趣味中,真切感受到“科学无处不在”,也让品牌传递了创新理念。

多元形式融合,营造“科学+文化”新氛围

科技馆里也能赶大集?装着大葱的活动定制“葱浪”网兜包成为现场观众争相添置的“潮流单品”,活动专属打造的“青岛大集”区,让孩子们在城市中走近田野丰收和渔家文化,播种好奇的种子;科技馆里也有爆笑剧场?即兴喜剧、魔术脱口秀“燃”起现场笑声不断;在“上岸魔法学院”中,来自海洋一所的海洋大咖杨光兵现场为地球“把脉”……科学与民俗、艺术在这里“撞”出意想不到的惊喜,小朋友与大朋友也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科学乐趣”。

本次“浪浪开海节”将持续整个国庆假期,从历史与科技的对话,到生活与科学的融合,旨在为公众打造可参与、可触摸、可共鸣的科学盛宴。未来,青岛科技馆也将继续践行公益科普使命,探索跨界共创与深度融合,将科学精神更好地融入城市的文化肌理,引领公众“向科学开海”,驶向知识、智慧与未来的无垠蓝海。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