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桑珠孜区曲美乡:多措并举筑牢基层生态环境保护屏障

西藏桑珠孜区曲美乡:多措并举筑牢基层生态环境保护屏障

来源:鲁网 2025-10-09 14:3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年来,西藏桑珠孜区曲美乡始终锚定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协同推进目标,从源头管控、普法宣教、长效机制三个维度精准施策,打出生态保护组合拳,将生态保护融入乡村治理全过程,切实守住基层生态安全底线,为乡村发展夯实绿色根基。

聚焦源头管控,铁腕整治违法行为。非法采砂采石一直是曲美乡生态环境保护中一项较为突出的问题,直接威胁着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安全。鉴于此,曲美乡构建“群众参与+部门联动+精准打击”治理模式,实现对破坏行为的“快发现、快处置”。在发动群众积极监督举报的基础上,组建专项巡查队伍24小时盯防重点区域,协同自然资源局、派出所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确保“发现即查、露头就打”。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以下简称“矿产资源法”)修订实施的契机,开展打击非法采砂采石专项行动,查获非法采砂采石设备8台、抓获涉案人员11名,有效遏制其蔓延态势。同时,全力推进拆违治乱,以“零容忍”态度清理历史违建,今年依法拆除15处、总面积12500余平方米的违规建筑,同步化解30亩集体土地权属纠纷,既“还地于民”,又为绿色发展腾出空间。

深化普法宣教,筑牢法治生态双防线。生态环境保护不仅仅是执法层面的工作,更需要通过加强法律宣传,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为此,曲美乡充分利用典型案例,将“普法宣传”与“生态保护”深度融合,通过“分层学、通俗讲、广覆盖”的方式,让生态法治理念深入人心。由乡领导干部率先集中研学《矿产资源法》核心条款,确保干部“懂法、用法”,再组建9个宣讲小组,深入18个行政村,以“扎某非法采矿被罚10万元”等身边案例为切入点,开展“全覆盖”以案释法宣讲,细化拆解《行政处罚决定书》,用“拉家常”语言解读矿产资源权属、开采审批流程及违法后果,同步把生态保护宣传与“四防”安全教育相结合,累计开展“以案释法”、生态保护等宣讲活动40余场,覆盖群众5000余人次,有效推动“保护生态就是保护家园”的观念从“知晓”转向“认同”,推动绿色发展思想入脑入心,为生态保护筑牢群众基础。

健全长效机制,织密生态保护监管网。为避免生态环境保护“一阵风”,跳出“整治—反弹”恶性循环,曲美乡不断健全“排查—整改—回头看”闭环管控体系,实现从日常环保监管到人居环境整治的长效保障。在企业监管方面,对辖区5家水泥预制厂、3家再生资源回收站开展环保专项检查,下达整改通知书8份,排查整改生态环保隐患11处,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符合绿色发展要求。依托基层治理网格,加密生态环保全覆盖巡查频次,实现对非法采石、乱堆乱放、私搭乱建等问题的“早预警、早干预”,及时发现并处置潜在问题。在人居环境整治中,创新“三个一”举措推进城乡环境治理,组织1500余人次集中清理垃圾3吨以上,整改环境问题17条;组织880余人次开展“白色污染”专项治理,集中清理林地、田地、沟渠中的农药包装废弃物与塑料薄膜,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同时,曲美乡将环境整治与积分制管理、乡风文明建设相结合,引导群众从“被动参与”转向“主动自治”,让生态保护成为乡村治理的自觉行动。

如今的曲美乡,非法采砂采石得到根本遏制,乡村环境焕然一新,集体土地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逐步释放。下一步,曲美乡将持续优化生态治理举措,拧紧生态保护“安全阀”,以“久久为功”守护好绿水青山,为乡村振兴与高质量发展筑牢绿色根基。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