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灼芳华 争当菁锐——属于蚌埠医科大学张佳怡的青春答卷

灼灼芳华 争当菁锐——属于蚌埠医科大学张佳怡的青春答卷

来源:鲁网 2025-10-09 12:5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社会的广袤天地间,志愿者是一群特殊的存在。他们以爱之名,用自己的行动传递温暖与希望,为世界增添了一抹绚丽色彩。志愿者也是一座沟通的桥梁。不同年龄、职业、背景的人因志愿相聚。在公益活动中,年轻人从年长者那里汲取经验与智慧,年长者在年轻人身上感受活力与创新。大家为了共同目标齐心协力,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让社会关系更加紧密和谐。不同文化背景的志愿者汇聚一堂时,还能促进多元文化交流与融合,让理解与包容在交流中生长。对志愿者自身而言,这也是一场成长的旅程。通过参与志愿活动,他们能提升沟通、组织等各种能力。每一次与服务对象的交流,都是一次人际交往的锻炼;每一次活动的策划与执行,都是对综合能力的考验。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志愿者们也收获了内心的满足与成就感,看到受助者的笑容,明白自己的付出有意义,精神世界也愈发富足。

“知可为之事,投身时代洪流;做有为之人,不负时代之托。”在张佳怡的成长过程中,这段话始终是支撑她不断奋进前行的人生信条。志愿者精神的内核是奉献。在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宏伟征程中,当代大学生如何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专业所长服务人民健康,成为衡量青年担当的重要标尺。蚌埠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的张佳怡同学,在当代青年以多元方式定义自身价值的浪潮中,以其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炽热的奉献精神,她不仅在社区普及婚前医学检查知识,还为居民提供专业的义诊服务,同时积极推广造血干细胞捐献理念。这三个方面的工作相互衔接,共同构成了一幅医学生服务基层、奉献社会的生动画面,展现了新时代医学青年的责任担当。她的实践不仅展现了专业素养,更体现了新时代青年对"国之大者"的深刻理解。

深化婚育健康科普,助力人口高质量发展

面对新时代人口发展的新要求,张佳怡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投身婚育健康科普工作。她注意到全椒县部分居民对婚前医学检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便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她深入社区活动中心,通过图文并茂的展板、通俗易懂的宣传册和互动问答等形式,系统讲解婚检对预防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意义。针对不同人群的疑虑,她耐心解释婚检的具体项目、流程安排以及相关政策支持,特别强调了这项检查对构建幸福家庭的积极作用。她还创新性地将典型案例融入讲解,使专业知识更加贴近生活,有效提升了居民对婚检的认知度和接受度。这些细致入微的工作,为新婚夫妇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健康防线。让健康知识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一系列创新举措,使婚检知识普及率在服务社区提升了35%,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了青春智慧。

创新社区健康服务,践行人民至上理念

在社区义诊现场,张佳怡展现出了扎实的专业素养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她不仅熟练地为居民进行血压、血糖等基础检查,还结合问诊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指导。面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咨询,她会详细询问日常用药情况,给予合理的调理建议;面对年轻父母关于儿童保健的问题,她会耐心解答,传授科学的育儿知识。值得一提的是,她还特意准备了简易的健康档案卡,记录重点人群的基础健康数据,为后续跟踪服务提供依据。这种专业而周到的服务态度,让居民们感受到了医学的温度,也增强了他们对健康管理的重视程度。张佳怡展现出新时代大学生扎根基层、服务人民的坚定信念。她不仅开展常规体检,还创新实施"健康档案+"服务模式,为200余位居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实现连续性健康管理。在服务过程中,她发现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存在盲区,便主动开展"慢性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记录健康数据。她还特别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状况,设计"健康小卫士"互动课程,通过游戏化教学培养孩子们的健康习惯。这些创新实践不仅提升了服务质量,更体现了新时代青年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生命至上"的理念落实在每一次服务中。

弘扬奉献精神,传递生命希望

在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张佳怡将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便不遗余力地向社区居民普及相关知识。通过精心准备的宣传材料和生活化的语言,她详细解释了捐献的科学原理、流程安排和安全保障,消除了许多人对捐献的误解和顾虑。她还特意邀请已成功捐献的志愿者分享亲身经历,用真实感人的故事打动人心。在她的努力下,不少适龄健康居民踊跃报名加入中华骨髓库,为等待配型的患者带来了重生的希望。她策划"生命的种子"主题宣传周活动,通过科学展板、专家讲座、志愿者分享等形式,系统讲解捐献流程和重要意义。在她的感召下,128名当地居民踊跃报名,创造了当地单日入库人数的新纪录。这一行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更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

她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播,更关注服务的实效;不仅提供专业的指导,更给予人文的关怀。这种全方位的服务理念,让医学知识真正走进了百姓生活,让健康福祉惠及了更多人群。她将婚检科普定位为"幸福起点工程",将社区义诊升级为"健康守门人计划",将造血干细胞捐献拓展为"生命接力行动",形成了完整的健康服务链条。这一创新实践不仅提升了服务效能,更探索出医学生服务基层的新路径。她的实践报告获得学校社会实践特等奖,其创新模式正在更大范围推广。通过这次社会实践,张佳怡不仅提升了专业能力,更深化了对医者使命的理解。她表示,将继续秉持"医者仁心"的信念,在服务人民健康的道路上坚定前行,用专业知识和奉献精神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这种将个人成长与社会责任相结合的价值追求,正是新时代医学青年应有的精神风貌。

"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张佳怡表示,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医学生,她将始终牢记"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继续深入基层、服务群众,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她的实践充分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完全能够担当起民族复兴的重任,用专业和奉献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志愿者们就像点点微光,看似渺小,却能汇聚成照亮黑暗的炬火。她的行动,诠释着人性的善良与美好,也让我们坚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