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筑防线 清风助增收

廉洁筑防线 清风助增收

来源:鲁网 2025-10-09 14:0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大叔,您看,这是今年烟叶收购的质量标准表,每个等级的收购价格、验收标准都写得清清楚楚,咱们收购全程都有监控,绝对公开透明!”9月上旬,在湖南省邵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塘田市烟叶收购站,分级员隆准正拿着公示牌,向烟农黄松柏详细讲解收购政策。此时,收购站内秩序井然,烟农们按照预约的时间依次交烟,质检、过磅、结算等环节高效运转,而墙上“廉洁收购十个严禁”“有奖举报公告”等标牌格外醒目——这是邵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以廉洁建设护航烟叶收购工作的生动缩影。

(廉洁公示栏)

烟叶产业是邵阳县四大支柱产业之一,2025年收购烟叶近5万担,涉及全县7个乡镇、300余户烟农,直接关系到群众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烟叶收购环节因其涉及面广、利益关联度高,历来是廉洁风险防控的重点领域。为确保今年烟叶收购工作“公平、公正、公开”,邵阳县早在收购启动前便成立烟叶收购廉洁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县烟草专卖局联合牵头,制定《邵阳县2025年烟叶收购工作实施方案》,从制度建设、监督检查、宣传教育三个维度发力,为烟叶收购拧紧“廉洁发条”。

(2025年邵阳县烟叶收购工作会议)

建章立制,扎紧“制度笼子”

“以前总担心收购时‘看人下菜碟’,今年县里把收购标准、流程全公开,还明确说不准吃拿卡要,咱烟农心里踏实多了!”在烟农座谈会上,双井村烟农李振东的话道出了众多农户的心声。为杜绝收购环节的“微腐败”,邵阳县聚焦关键环节,构建全链条制度体系。一方面,细化“权力清单”与“负面清单”。明确收购人员岗位职责,划定“不准擅自提高或降低收购标准”“不准收受烟农财物”“不准优亲厚友”等10条禁令。另一方面,推行“阳光收购”机制。通过村级公示栏、收购站内公示栏、收购站电子屏等渠道,提前公示收购计划、等级标准、价格体系、人员信息及举报方式;在收购现场设置“公平秤”“样品展示区”,由烟农代表和政府、烟草公司、合作社工作人员共同组建烟叶质量仲裁小组,确保每一笔收购都经得起检验。

(新烟、样烟展示)

精准监督,织密“监督网络”

“请出示今天的收购台账,我们要核对等级评定与实际收购数量是否一致。”9月8日,邵阳县专项督查组走进塘渡口烟叶收购点,通过查阅台账、调取监控、与烟农座谈等方式开展“嵌入式”监督。为确保监督不缺位、不越位,邵阳县局构建“日常巡查+专项督查+群众监督”的立体化监督体系,让“微腐败”无处遁形。在日常监督中,由邵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成立巡查小组,采取“不打招呼、直奔现场”的方式,每天对收购流程、人员履职、纪律遵守等情况进行巡查,发现问题现场交办、限期整改。重点排查是否存在“压级压价”“虚开票据”“内外勾结”等违规行为。为拓宽群众监督渠道,开通“廉洁收购”举报热线、码上监督、举报信箱,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此外,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监督效能。在各收购站关键区域安装高清监控摄像头,实现“收购全流程、无死角”监控,监控数据保存期限不少于3个月,便于后续追溯核查;开发“烟叶收购监管平台”,实时上传收购数据,监管部门可通过平台远程查看各收购站的收购进度、等级分布、资金结算等情况,发现异常数据自动预警,实现“智慧监督”。

(排查是否存在“压级压价”等违规行为)

廉洁教育,筑牢“思想防线”

“这起案例中的收购员,就是因为收受了烟农的几条香烟,放松了警惕,最终从‘小贪’变成‘大腐’,不仅丢了工作,还受到了法律制裁……” 在收购前开展烟叶线全员廉洁风险培训会,结合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坚持“教育在先、预防为主”,通过多样化的廉洁教育,引导收购人员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同时,将廉洁教育延伸至烟农群体。通过发放《致烟农的一封信》、开展“廉洁收购进乡村”宣传活动等方式,向烟农宣传收购政策和廉洁规定,引导烟农通过正规渠道反映问题,自觉抵制“托关系、走后门”等不良风气。“没种烟前以为走走门路就能让自家烟叶多评点等级,后面自己开始种了才发现县里监管这么严,根本没有走后门的可能性,大家都一样,也没必要搞这些歪门邪道。”烟农陈立国说。

截至目前,邵阳县2025年烟叶收购工作已圆满完成,未发生一起廉洁投诉案件,真正实现了“政府放心、企业满意、烟农增收”的目标。下一步,邵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将持续强化廉洁监督,紧盯收购后期关键节点,确保收购工作圆满收官,让清风正气护航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廉动力”。  

(作者李纯)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