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人保健康广东分公司以9月“金融教育宣传周”为契机,联合梅花村街道办事处公共服务办、梅花村街社工服务站,创新开展“慰问物资+风险提示”双上门公益活动。活动聚焦老年人群体、贫困人群、残障人士等金融风险防范薄弱群体,将节日关怀与反诈知识深度融合,把金融安全守护精准送到群众家门口,用实际行动践行“金融为民”的初心。
活动前期,广东分公司与街道办、社工站依托社区网格化管理,不仅精准摸排辖区内重点帮扶家庭的生活需求,更针对三类群体的金融认知特点,提前定制“靶向式”风险提示内容:针对老年人易陷入的“养老理财骗局”“虚假保健品投资”,梳理典型案例;针对贫困人群常遇到的“无息贷款诈骗”“中奖诱导转账”,总结诈骗话术;针对残障人士可能接触的“虚假帮扶项目”“公益捐款诈骗”,明确识别要点。同时,分公司筹备了适宜重点群体口味的中秋月饼礼盒,并将风险提示内容转化为图文并茂的手册,确保“物资+知识”双准备到位。
活动期间,由分公司消保工作人员、街道办工作人员、社工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分组入户,把“风险提示”作为上门服务的核心环节之一。每到一户,志愿者先送上月饼礼盒、传递节日问候,随后立即结合手册内容“拉家常式”讲风险:面对老人,重点提醒“高收益=高风险”,切勿轻信陌生人推荐的“养老产品”;面对贫困家庭,明确告知“先交手续费的贷款都是骗局”,遇事多跟家人商量;面对残障人士,反复强调“官方渠道核实帮扶信息”,警惕“公益捐款”类转账要求。此外,志愿者还手把手教居民识别诈骗短信、标记反诈电话,确保每户都能掌握基础防骗技能。“你们不仅送来了月饼,还教会我怎么防骗,以后接到陌生电话再也不怕了!”梅花村街道的芳阿姨在学习完风险提示内容后说道。
此次活动通过“慰问+宣教”双上门模式,既让重点群体感受到节日温暖,更将金融风险防范知识植入“最后一公里”,有效填补了薄弱群体的金融安全认知空白。广东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以“金融教育宣传周”为抓手,深化政企社联动,进一步优化“上门送安全”服务模式,针对不同群体定制更多精准化风险提示内容,切实守护群众“钱袋子”,为构建安全稳定的金融环境贡献力量。
作为金融机构,人保健康分公司始终将“服务民生、守护安全”放在重要位置,未来将以“金融教育宣传周”为契机,持续深化与政府部门、社区组织的联动合作,结合前期上门收集的群体需求,推出线上“风险案例微课堂”、线下“社区防骗小剧场”等活动,持续扩大风险提示覆盖面,让金融安全理念深入更多家庭。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