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真”王春:微光成炬三十载,照见信和之路

“较真”王春:微光成炬三十载,照见信和之路

来源:鲁网 2025-09-24 16:0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办公室不是好干的,但要好好干!”每当王春在部门例会前说出这句话,看到年轻同事们挺直腰板、眼神专注的样子,她就仿佛看到了三十年前的自己。

王春,一个生在五局、长在五局,也将根深深扎在五局的普通员工。1995年那个栀子花开的夏天,她从学校毕业,怀揣着对“中建蓝”的向往,正式成为这个大家庭的一员。转眼间,近三十载春秋已过,从青涩的职场新人到可以称得上是党群综合线条的“老兵”,她始终笃信:岗位或许平凡,但把每件小事做到极致,平凡的“螺丝钉”也能折射出信念的光芒。

较真:在毫厘之间刻下责任

2006年8月,烟台京方家项目的海风带着咸湿的暑气。作为新上任的项目办公室主任,王春接到的第一个艰巨任务就是争创CI金奖。

那时的她,对“标准化覆盖”的理解还停留在纸面。当真正面对现场——劳务队的休息棚参差不齐,安全标识张贴随意,临建设施的CI元素更是五花八门,压力像潮水般涌来。合作的广告公司经验尚浅,送来的设计图尺寸与《企业形象视觉识别规范手册》常有毫厘之差。她深知,创优无小事,金奖的份量就在这毫厘之间。

没有捷径,唯有较真。

那时候,王春揣着手册成了工地的“流动标尺”。白天,她穿梭在钢筋水泥间,指着劳务生活区的宿舍图牌对李队长说:“这个企业标识离边框的距离不对,差一点也不行!”她协调各班组按标准重新张贴安全警示牌,调整宣传栏位置;晚上,在板房里摊开图纸,用红蓝铅笔逐一标注广告公司图纸与手册的差异,有问题当即电话沟通。整整十七天,她核对过上千个细节。当验收组宣布项目荣获公司年度屈指可数的CI金奖时,那份沉甸甸的认可让她明白:较真不是固执,是对责任的敬畏。正是这份对毫厘的执着,让项目的“面子”与“里子”都经得起最严苛的打量。

守护:在冷暖之间传递信和

党群工作,一头连着企业发展的脉搏,一头系着员工工友的心,也是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桥梁。

2018年,当王春走上分公司党群综合线条负责人的岗位,这份“连接”的责任更重了。她常对部门的年轻人说:“办公室是枢纽,更是‘家’的守护者。上传下达不是简单的传递,是要把组织的温度,实实在在地送到每个人心里。”

这份温度,藏在四季流转的细节里。端午节,她和同事们将还冒着热气的粽子送到正在绑扎钢筋的工友手上,那沾着泥灰的笑容比任何表彰都珍贵;冬至日,机关食堂里大家挽起袖子包饺子,面香混着笑语,让异乡的寒冬也有了暖意;每个季度的集体生日会,当生日蜡烛燃起,看着不同年龄、来自天南地北的同事围在一起许愿,她总想起父亲说的“工地就是家”;母亲节,她们捧着鲜花走进员工家中,那些母亲、妻子眼角的湿润,是支撑她们“大家”最坚韧的力量。项目上的员工叫她“王姐”,这声称呼里,是信任,更是沉甸甸的期待。

然而,“家”的守护,也需要规矩和担当。“日事日毕,日清日高”是王春办公桌上自勉的座右铭,也成了部门雷打不动的铁律。

每周复盘会上,“工作要做在前面”是她强调最多的话。综合协调千头万绪,从一份文件的精准流转,到一场大型会议的无缝衔接,都考验着预见性和责任心。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她始终要求自己和团队把政治责任放在首位。记得有次筹备分公司年度工作会,流程反复推演无数次。有同事疲惫中提议某个环节可以“差不多就行”,她立刻指着流程表:“‘差不多’就是差得多!颁奖音乐差一秒,获奖者的高光时刻就少一分圆满。我们多一分较真,会议就多一分成功。”

正是这份对细节的严苛,让团队逐渐养成了“出手即标准”的习惯。当看到团队捧回的国家级奖项、省市级表彰等一项项荣誉,她知道,这份荣光属于每一个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努力的伙伴。

冲锋:在需要之时挺膺在前

翻开王春磨得有些卷边的党员学习笔记本,首页写着:“党员,就是要走在前面。”这不仅是一句誓言,更是刻在她骨子里的行动准则。这份“走在前”,在日常是自律与表率,在风浪前,就是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阴霾笼罩全国。接到属地社区防疫力量告急的消息,王春第一时间在分公司拉起一支“超英志愿者服务队”。

“我去古山一巷卡点!”

“岗大桥社区算我一个!”

没有豪言壮语,报名的声音却异常坚定。寒风刺骨的威海街头,王春和队员们裹紧棉大衣,扫码、测温、登记、排查外来车辆,每个动作都一丝不苟。她们串街走巷宣传防疫知识,那段时间,方便面、冻红的双手和脸颊是常态,但收到社区送来的那面写着“央企担当 情暖社区”的锦旗时,所有疲惫都化作了沉甸甸的骄傲。作为央企一员,作为一名党员,能在国家需要时贡献一份守护的力量,是责任,更是荣光。

这份“走在前”,更体现在王春用心用情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2021年,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为将“办实事”落到实处,她带着团队沉下去,梳理出属地老党员、困难户、特殊儿童、一线员工工友等六类重点群体,量身定制“送爱心、送关心、送真心”的“三送”行动。

在田和社区,当她们将象征长寿安康的寿桃饽饽送到83岁老党员手中,老人紧握王春的手,道出的是一声声发自心底的感谢;在古北社区昏暗的楼道里,她们组织工人突击三天,为90多幢老楼更换了260余盏崭新明亮的楼宇灯,居民们告别“摸黑上楼”的欣喜溢于言表;在“蜗牛居”手工坊,自闭症孩子们怯生生的一句“阿姨好”,和他们专注制作手工时微微发亮的眼神,让她坚信这份“真心”播撒得值得。

当这些故事登上新华社、学习强国的版面,王春深知,媒体的聚光灯照亮的不是个人,而是五局“信·和”文化在社区街巷生根开花的印记,也是党员们践行初心使命、服务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正如她的榜样“冰棍奶奶”邢威敏几十年如一日的小善大爱给她的启示:温暖他人,本身就是一种磅礴的力量。在钢筋水泥的世界里,属于女性特有的温暖与韧性,也能汇聚成推动企业向善向上、扎根属地的磅礴力量。

传承:在岁月深处点亮心灯

近三十年的职业生涯,地图上画满了王春的足迹:从江苏、上海到安徽、聊城,再到扎根的山东。五局人常说“四海为家”,她深有体会。

作为女儿、妻子和母亲,对家人的亏欠是王春心底最柔软的遗憾。她错过了儿子成长的许多关键节点。电话那头的“妈妈,你放心工作”是她最坚强的慰藉。

去年春节返程,在机场安检口,儿子匆匆塞给王春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妈,你和爸是我的骄傲。你和爸爸尽管放心工作,我会照顾好自己。” 看着起飞的舷窗外万家灯火,她坚信,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

在同事们眼中,王春或许是“严姐”,是“暖姐”,但在她自己心里,始终是那个初入五局、满怀敬畏的子弟。看着部门里一张张年轻的面孔逐渐独当一面,就像看到当年的自己。她毫无保留地分享经验,从一份公文的规范处理,到一场活动的创意策划,再到如何与一线工友真诚沟通。她告诉她们:“办公室工作没有惊天动地,但每一个精准传递的信息,每一份温暖送达的关怀,都在为这座大厦添砖加瓦。‘螺丝钉’的价值,就在于它永不松动的位置和始终如一的坚守。”

回望来路,从烟台项目CI创优的“较真”,到抗疫前沿的“逆行”,再到社区服务的“暖心”,王春用近三十年的光阴,践行着入职时那份朴素的初心。

中建,是王春人生的第一份事业,她想也会是她倾注全部热忱的最后一份。荣誉证书上那些“山东省新时代岗位建功劳动竞赛标兵个人”“威海市巾帼模范”“优秀党务工作者”“‘超英式’最美标兵”的称号,是属于团队的勋章。而她最珍视的,是“五局人”这个共同的名字。它意味着,无论)身处何地,担当何职,他们都在用行动诠释同一个信念:以党员的实际行动彰显先锋本色,在平凡的坐标上,以微光汇聚星河,照亮“信·和”之路的壮阔前程!(作者:王春、耿丽霞)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