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平果烟草:筑牢网络防护网 守好客户钱袋子

广西平果烟草:筑牢网络防护网 守好客户钱袋子

来源:鲁网 2025-09-24 16:1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广西区平果市烟草专卖局以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为契机立足辖区实际,主动创新思维,全面推行“线上+线下”双轨并行、深度融合的宣传新模式,面向全市卷烟零售户开展了一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网络安全防范宣传活动,增强零售户对网络风险的识别能力与应对水平,筑牢基层商业主体的网络安全屏障。

筑牢线下阵地 ,实现“意识+技术”双保险

在线下宣传阵地,该局组织专卖人员组成“网络安全服务先锋队”,深入一线零售终端,走进街头巷尾的便利店、社区商超、农贸市场周边商铺等高频交易场所,开展“送网安进门店”专项行动。工作人员与零售户面对面交流、点对点答疑,通过真实案例还原场景,生动剖析近年来高发频发的典型网络诈骗手段——如伪造订单诱导付款、伪装平台客服索要验证码、利用钓鱼链接窃取账户信息等,揭示其背后的心理操控逻辑和作案流程。

在讲解过程中,工作人员以通俗语言拆解技术术语,帮助零售户建立清晰的风险认知:不轻信陌生来电、不随意点击短信中的链接、不向他人透露动态验证码和银行卡信息,做到“眼明心亮、守口如防贼”。

图为执法人员在向零售客户宣讲网络防诈知识  黄程杰 摄

与此同时,服务团队检查Wi-Fi网络是否存在弱密码或未加密漏洞,评估移动支付设备是否安装了正规支付应用,并指导商户设置包含大小写字母、数字与特殊符号的高强度复合密码,开启双重身份验证功能,及时更新操作系统与防病毒软件,从技术层面构建起第一道防护墙,实现“意识+技术”双保险。

借力线上平台,实现“渗透式”宣贯

在线上宣传方面,该局充分借力数字化传播优势,打造“指尖上的网安课堂”。依托覆盖全市零售户的微信联络群组,持续推送系列化、主题式的网络安全科普内容。这些内容形式多样、寓教于乐,既有图文并茂的知识卡片,也有节奏紧凑、情节真实的反诈短视频;既有“一分钟教你识破钓鱼邮件”的实用技巧,也有“支付安全十问十答”的情景问答。

推文结合当下热点事件和社会关注话题进行延展解读,例如针对新型AI语音仿冒骗局、二维码劫持攻击等前沿风险提前预警,确保信息时效性与实用性并重。

通过同步建立“推送—反馈—互动”良性循环机制,激发零售户主动学习、分享经验的积极性。借助自动提醒、话题接龙、在线答疑等功能,形成高频触达、双向联动的宣教闭环,让网络安全理念像春雨般润物无声地渗透进日常经营之中,推动安全习惯的养成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践行。

践行社会责任担当,推行服务转型升级

此次网络安全宣传活动历时一周,累计走访零售终端380余家,开展集中宣讲12场,线上触达用户超1500人次,实现了重点区域全覆盖、重点人群全动员。活动坚持贴近生活、贴近经营、贴近需求的原则,将抽象的网络安全概念转化为可感知、可操作、可复制的具体行为指南,极大提升了零售户的安全素养和应急处置能力。

该局在数字化治理背景下,积极探索公共服务的新路径——从传统的行政管理向智慧化、人性化、预防型服务转型升级。在平果市城东一家经营多年的便民小超市内,店主农老板对前来宣贯网络防诈知识的感慨地说:“以前总觉得网络诈骗是大城市的事,跟我们这种小本生意没关系。今天听了你们的讲解,才知道骗子的手法这么隐蔽,连一个短信链接都可能让人血本无归。这次培训太及时了,以后我不仅要自己小心,还要提醒家人和同行多加防范。”他的这番话,道出了众多零售户在参与活动后的共同心声。

通过本次“线上+线下”协同发力的创新实践,平果市局不仅有效织密了辖区零售领域的网络安全防护网,更为构建一个更加安全、稳定、可信的卷烟市场生态环境筑牢安全屏障。未来,该局将持续深化网络安全宣传教育常态化、为零售户的安心经营保驾护航。(梁武兴 黄程杰)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