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派乡村振兴史诗小说:《64年》三部曲正式发布,陆家三代60年茶路传承唤醒时代记忆

赣派乡村振兴史诗小说:《64年》三部曲正式发布,陆家三代60年茶路传承唤醒时代记忆

来源:鲁网 2025-09-24 15:0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聚焦江西浮梁茶产业变迁的赣派乡村振兴系列小说《64年》三部全集,正式在番茄小说平台上线发布。这部由青年作者卢蕴彬(笔名:鹿一彬)历时5年创作的叙事史诗,以陆家三代人(陆少国、陆航、陆沉川)的茶路奋斗为主线,串联起中国乡村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传统农业到智慧农业的60年转型历程,为平台读者带来一部兼具地域文化质感与时代共鸣的厚重作品。

一部茶乡史诗:三代人书写乡村振兴“浮梁样本”

《64年》三部曲以“启梦-涅槃-传承”为叙事闭环,每一部都锚定关键时代节点,让个体命运与乡村发展同频共振:

- 《64年·第一部:启梦》(1964-1978):以上山下乡与高考恢复为背景,讲述上海知青陆少国在浮梁九龙山茶场的成长——从因“公子气”与当地知青冲突,到研发木质揉捻机破解手工制茶瓶颈,最终抵押房产承包茶厂、建成自动化生产线,成为茶场“技术灵魂”,还原了计划经济时期国营茶场的集体协作与手艺革新。

- 《64年·第二部:涅槃》(1974-2004):聚焦陆少国之子陆航的“破茧之路”。高考失利后南下闯荡,凭茶学知识获外贸老板赏识,返乡推动茶厂从“计划代工”转向“全球出口”,考取上海外国语学院深耕国际贸易,最终成立“陆氏茶叶外贸公司”,让浮梁茶走进23个国家,见证市场经济转型中乡村产业的国际化突破。

- 《64年·第三部:传承》(2005-2024):以“茶与机械”双基因的陆沉川为核心,展现新一代青年的产业升级实践——放弃出国选择茶学专业,攻克智慧监测系统地域适配难题,推广“茶园养鸡”有机模式,通过直播电商、茶园认领平台拓宽销路,更挖掘浮梁禅茶与东坡文化打造“东坡的茶”品牌,实现“有机种植+智慧农业+文化赋能”的深度融合。

五年磨一剑:扎根茶乡的“真实叙事”打动人心

不同于悬浮的乡村题材创作,《64年》系列的核心魅力在于“扎根土地的真实”。作者卢蕴彬以浮梁县九龙山本土人、乡村创业者的双重身份,耗时18个月走访20余位1960-1990年代茶场工人与知青,记录柴火杀青火候控制、手工揉捻“轻-重-轻”手法等老手艺;跟踪3位浮梁青年茶农的创业历程,将“智慧农业适配山地茶园”“农残危机应对”等真实案例融入剧情;更查阅浮梁县茶叶局档案、景德镇外贸志,确保1991年茶厂撤制、2001年浮梁茶出口欧盟等关键节点的历史准确性。

作品中随处可见赣派茶乡的鲜活细节:柴火杀青的焦香、竹编茶篓的纹理、浮梁瓷纹包装的雅致,甚至老茶农“看雾辨湿度”的土办法、佛印泉煮茶的禅意,都让“浮梁茶”不仅是剧情载体,更成为地域文化的鲜活符号。作者始终坚持“乡村叙事不应是猎奇式苦难,而是沉浸式成长记录”,笔下没有“外来者拯救乡村”的俗套,只有“本地人守护家乡”的坚守,让每一个角色的选择都扎根于茶乡的土地与人群。

番茄小说引介:让乡村振兴故事触达更多读者

作为国民级数字阅读平台,番茄小说此次引入《64年》三部曲,既是对“乡村振兴”主题优质内容的深度挖掘,也契合平台用户对“有温度、有细节、有共鸣”现实题材作品的需求。平台通过精准的内容推荐机制,将这部充满烟火气与时代感的作品,推向更多关注乡村发展、喜爱年代叙事的读者,让浮梁茶乡的60年变迁,成为大众读懂中国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微观样本”。

目前,《64年》三部全集已在番茄小说平台开放全文阅读,读者搜索书名即可沉浸式走进浮梁茶山,跟随陆家三代人的脚步,感受手艺的传承、产业的突破与乡村的新生。作者卢蕴彬表示:“希望通过这部作品,让更多人看见乡村的内生力量——老手艺与新科技可以共生,青年与乡村能够双向成就。”而这份对乡村的赤诚,正藏在每一页关于茶与奋斗的文字里,等待读者翻开。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