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北京金融法院与北京市工商业联合会联合在金融服务专题专属会议区举办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此次发布会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金融司法服务”为主题,系统发布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室机制成效及12个典型案例,展现首都金融司法与行业协同护航实体经济的创新实践。
北京市工商联常委、北京金融法院营商环境专家调解员、中创时代大数据集团董事长吕鹏辉受邀出席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金融专区会议并分享体会:北京市工商联与北京金融法院打造纠纷化解"人性化生态"新范式在全国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他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对金融司法服务实体经济、保护民营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北京金融法院创新构建了以"人性化生态环境"为目标的金融纠纷综合治理体系,通过"调解优先,调判结合,以执促和,以执防破"理念,将新时代"枫桥经验"与高端金融审判深度融合,取得显著成效。
据悉,北京金融法院联合北京市工商联建立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室"截至2025年8月共办理案件212件,涉及标的额311亿元,履行到位192亿元;帮助50余家民营企业纾困解难,保障10余万职工就业,维护230余万投资者权益。这一创新实践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北京方案"。
吕鹏辉从四个维度分析了这一创新实践:一是理念人性化,从"结案了事"转变为"活血赋能",注重守护经济发展生态;二是机制人性化,运用"调解优先,执行前移,判决殿后"全流程解纷思路,为企业提供风险缓冲;三是主体人性化,引入企业家和行业专家担任调解员,从商业角度提出解决方案;四是效果人性化,通过发布典型案例,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示范效应。北京金融法院的实践重新定义了司法在营商环境中的角色,使法院成为服务发展、稳定预期的"基础设施",为破解"案多人少"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吕鹏辉提出四项推广建议: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形成全国性审判指导意见;二是构建"工商联+法院"合作全国网络,实现智慧资源共享;三是建设"金融纠纷智慧化解平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解纷效率;四是完善激励配套措施,将调解成效纳入绩效考核。北京金融法院打造的"人性化生态环境"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司法领域的生动实践。大力推广其经验,对提升我国金融司法国际竞争力、营造全球一流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价值,将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