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平凉:非遗传承班授艺 千年木偶技长存

甘肃平凉:非遗传承班授艺 千年木偶技长存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23 14:4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9月21日,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文化馆举办“守望千年偶韵 传承指尖春秋”灵台木偶戏非遗传承培训班,旨在培育新生代传承力量,延续传统戏曲文脉。

灵台木偶戏是甘肃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陇东地区的文化精粹与民间智慧。此次培训以“传承+创新”为核心,通过系统教学,让学员全面掌握木偶戏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及艺术特色,熟练运用木偶制作、操纵与表演的核心技艺,同时提升传承意识与创新能力,为这项非遗技艺储备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兼备的传承人和爱好者。

培训邀请到重量级师资团队,国家一级演员、平凉市曲艺家协会主席蒲虎勤老师担任专题授课讲师,他结合自身戏剧演出经历,通过PPT讲解深入浅出地为学员们讲解了木偶戏的发展脉络,并带来专业指导。此外,还邀请到资深媒体人现场讲授短视频拍摄制作与宣传发布技巧,助力木偶戏文化传播。

此次培训班采用“理论授课+实操互动”的模式,确保学员学以致用。培训结束后,学员还前往当地木偶戏剧团开展参观观摩活动,进一步拓宽文化视野,为灵台木偶戏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活力。

灵台县文化馆馆长卫芸表示:灵台杖头木偶戏是灵台非遗的闪亮名片。通过举办这次培训活动,不仅能让更多人掌握木偶戏的技艺精髓、读懂背后的文化密码,而且能为这门老手艺注入年轻力量,让它在代代相传中始终鲜活,真正成为扎根灵台、走向更远的文化符号。

(中国日报 记者 马静娜 摄影 郑兵)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