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规院主办的无人机桥梁巡检巅峰对决“亮剑”润扬大桥

公规院主办的无人机桥梁巡检巅峰对决“亮剑”润扬大桥

来源:鲁网 2025-09-22 16:4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低空经济的工作部署,促进低空经济在交通运输领域创新发展,加快推进无人机技术在公路桥梁巡检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提升桥梁养护的智能化与精细化水平,9月11日至12日由交通运输部公路局指导、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主办的无人机应用公路桥梁巡检竞赛决赛暨低空无人机应用创新技术报告会在江苏省镇江市润扬大桥成功举办。

来自全国的18支参赛队伍齐聚一堂,用无人机技术为桥梁“问诊把脉”;行业权威专家交流分享,解码低空经济与交通创新的未来图景。这场集“竞赛+报告+演练”于一体的活动,不仅展现了我国无人机公路桥梁巡检的最高水平,更为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养护注入了强劲动力。

开幕式:共启桥梁智能检测新征程

本次大赛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低空经济发展部署的重要实践,旨在推动无人机技术在公路桥梁巡检中的规模化应用,提升桥梁养护的智能化与精细化水平。

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副局长杨亮,江苏省交通运输厅一级巡视员丁峰,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晓东,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养护保通处处长高永亮,江苏省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局道路局局长、一级调研员陈明辉,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工程技术部部长茅荃,江苏润扬大桥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朱彦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了开幕式。

活动主办方发言: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晓东

“面对我国规模庞大的交通基础设施,传统巡检方式已难以适应高质量发展需求。无人机技术以其独特的空中视角、数字化采集能力和智能分析潜力,正在重新定义基础设施运维的效率和精度。它的发展,不仅是技术的演进,更是行业生态和管理模式的一场变革。因此,本次大赛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次共同探索未来技术路径的实践。比赛之后,我们将系统总结本次竞赛成果,提炼有效做法和技术要点,积极推动行业标准与指南的编制工作。”

裁判长宣读比赛细则:

组委会代表介绍大赛情况及决赛安排,同步展示无人机竞赛实时视角画面:

18强论剑:无人机为桥梁“体检” 科技范儿拉满

进入决赛的参赛队伍名单:

赛前规则宣贯会

决赛组委会对比赛规则进行详细讲解,并现场解答参赛单位的疑问。通过抽签方式确定决赛顺序、发放比赛模型。各参赛队按竞赛规则要求规划航线,提交方案,并在指定地点进行了试飞。

无人机应用公路桥梁巡检竞赛

决赛现场

组委会划分了必选场景起飞区、降落区、检录处、等待区等功能区域,确保比赛有序进行。

在现场,不少技术创新成果令人眼前一亮:无人机与数字孪生技术结合,实时构建桥梁三维模型,让病害位置一目了然;运用AI深度学习算法,自动识别毫米级的裂缝、露筋等病害,大幅提升检测效率;专用巡检航线规划系统,根据桥梁结构特点自动生成最优飞行路径,减少人工干预。

各支参赛队既展现了过硬的技术实力,也体现了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技术报告会:4 位专家解码低空经济 硬核观点频出

随着竞赛环节的推进,“低空无人机应用创新技术报告会”同步开启。4位行业顶尖专家带来了一场思想盛宴,从政策、技术、标准、应用等多个维度,为现场观众解读低空无人机应用的创新成果与发展趋势。

南湖路空协同立体交通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闫海

主要观点:低空安全是低空经济发展的 “生命线”

报告题目:《低空综合管控系统的安全验证》

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发展面临低空安全风险挑战。低空安全测试与验证是保障低空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旨在通过全场景测试,识别潜在风险,核验标准合规性,验证技术性能与可靠性,评估应急响应能力。测试涵盖航空器本体安全、通信与空域管理、数据与网络安全等关键技术体系,设计模拟仿真、物理场地、实战演练等多样化场景,确保低空活动安全可靠。当前,低空安全测试面临技术复杂性、跨部门协同机制不畅、成本与效率矛盾、标准滞后等挑战。未来需通过智能化测试技术普及、多维度测试体系融合、标准体系动态迭代和测试成本优化与效能提升等措施,构建坚实的低空安全测试体系,为低空经济筑牢安全屏障,助力产业从“技术可行”迈向“规模商用”,推动交通强国目标实现。

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民航局低空地理信息与航路重点实验室主任廖小罕

主要观点:政策赋能,推动无人机规模化应用

报告题目:《低空经济政策赋能下的无人机规模化应用》

低空经济因为无人驾驶航空技术发展和无人机发展而兴起。国家发展低空经济政策进一步促进无人机应用规模化发展。无人机在工业设施巡检、农林植保、低空交通、应急救援等领域规模化应用是低空经济突出特点。从低空科技发展到低空经济,需要优先解决支撑低空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低空经济范围最广、规模最大、最普惠民众的应用是城市空中交通。低空公共航路网是城市空中交通重要的先导基础设施需要优先规划布局。低空公共路网和地面路网和城市建筑密切联系。发展城市空中交通需要重构城市空间,发展天地协同的立体交通路网。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副研究员、系副主任刘宇飞

主要观点:无人机桥检需“智能化+标准化”双轮驱动

报告题目:《无人机桥检智能化与技术标准化》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副研究员、系副主任刘宇飞分享了清华大学在无人机桥梁检测领域的研究成果。随着数字图像处理、深度学习、三维建图等技术发展基于无人机平台、利用数字图像法进行桥梁结构外观检测成为新的选择。无人机智能桥检具有可全检、可定位、可对比可溯源、可监督等技术与管理优势,获取桥梁结构近乎所有表面的高分辨率图像,之后基于深度学习或数字图像处理自动、高效地提取其中的裂缝、露筋、破损等病害,实现病害在三维模型中的定位并进行三维化展示表达。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交通行业负责人、中国测绘学会无人机创新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孙明明

主要观点:无人机赋能交通行业,探索永无止境

报告题目:《低空经济下无人机在交通行业的探索》

报告分享了大疆公司在交通领域的实践经验。截至目前,各个行业都围绕无人机做了相应的探索和应用,低空经济下无人机在交通行业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无人机在公路、铁路等有哪些具体应用场景,仍需深入探索。大疆公司将不断完善无人机的性能,更好地帮助行业内的客户以更多手段进行巡检。报告还分享了低空经济领域中,政务飞行、自然资源等其他行业的应用情况及应用效果,并表示大疆公司将持续不断推进无人机技术创新,赋能到千行百业。

报告会现场,嘉宾围绕报告内容展开热烈交流,为后续技术研发提供了新思路。

应急演练:解锁无人机应用新场景

当天下午,参会嘉宾观摩高速公路无人机应急抢通实景演练与预案验证综合方案。

无人机在应急救援中反应快、覆盖广、机动性强,能有效弥补传统救援方式的不足。本次演练验证了无人机在公路应急抢通中的实战价值,为后续完善应急预案提供了重要参考。

颁奖仪式圆满落幕智能养护未来可期

参赛队伍操控无人机对桥梁的桥塔、缆索、桥面等关键部位进行巡检,完成病害识别、数据采集、图像传输等任务,裁判组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按照评分标准,从飞行稳定性、检测精度、数据处理效率、安全合规性等多个维度进行打分。最终评出以下获奖单位:

无人机应用公路桥梁巡检竞赛决赛获奖单位名单:

闭幕式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邬都

“本次竞赛展现了无人机桥梁巡检的三大特点:一是自动化水平显著提升,无人机可实现自主起降、自主巡检;二是智能化检测能力增强,AI算法助力病害精准识别;三是产学研合作紧密,实现了优势互补。同时,也指出了当前无人机桥梁巡检存在的不足:手动操控仍占比高、无法检测结构内部病害、检测精度有待提升、缺乏统一标准等。希望各参赛单位以本次竞赛为契机,加强技术研发与合作,弥补短板,推动无人机技术在桥梁养护中发挥更大作用。”

从无人机在大桥上空的精准巡检到专家们的精彩分享,从应急演练的实战检验到颁奖仪式的荣耀时刻,这场无人机大赛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科技赋能交通”的生动图景。随着低空经济的持续发展,无人机技术必将在公路桥梁巡检、应急救援、物流运输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养护进入“智能化时代”。

本次大赛不仅是技术交流的舞台,更是一次行业凝聚力的展现,公司还将坚持以创新驱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低空经济与交通创新深度融合,为交通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未来已来,创新不止。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场无人机科技盛宴的到来!

大赛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中交公规土木大数据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江苏润扬大桥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桥梁》杂志社

媒体支持:《桥梁》杂志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