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余庆县以科技创新打破传统养殖桎梏,通过引入重点项目、搭建智慧平台,构建数字化、智能化养殖体系,在提升水产体系与品质的同时,实现生态保护与成本优化,推动渔业向绿色高质量方向加速转型。
在白泥镇团结村的余庆县乌江鱼工厂化养殖基地,舒兆强正通过水产养殖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实时掌握养殖用水的pH值、温度、盐度等关键指标,同时借助水下摄像头观察鱼类生长状态。
据了解,该系统是贵州鹏凯渔业科技有限公司智慧养鱼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物理过滤—生物过滤—增氧—消毒杀菌”全流程技术,可高效降解鱼类排泄物、饲料残渣等污染物,在极少补充新水的情况下实现水体循环利用,大幅提升水资源利用率。
作为余庆县智慧渔业的典型代表。目前,该基地养殖车间共有3200平方米,设有24个养殖池,年产“乌江生态鱼”50万斤,年产值约720万元。智能系统的应用,既减轻了养殖工作强度,又提升了管理科学性和效率,改变传统养殖模式的繁琐,真正实现降本增效。
贵州鹏凯渔业科技有限公司现场管理人员舒兆强表示:“传统养殖方式工序繁杂,清污、洗池等工作量大。现在依托智能化系统,整个车间只需两三个人即可轻松管理,甚至可以实现无人值守,通过监控就能全面掌握情况。”
更便捷的是,智慧养鱼系统还打破时空限制,支持手机远程操控。舒兆强补充道:“通过手机就能远程控制设备,轻轻一点就能启动或关闭系统。即便远在湖北、湖南,也能实现实时监控与操作。”
除了乌江鱼养殖,余庆县还在子营街道乌杨坝区探索“海鲜陆养”新模式,建成占地5000平方米的内陆工厂化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基地布局凭借“人工海水配制、养殖技术工艺、水体净化工艺”三大核心工艺,以及“智能投饵、水温控制、增氧控制、盐度控制”四大智能系统,为南美白对虾打造适宜的内陆生长环境。
贵州启帆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升强介绍:“我们研发这套系统的初衷,是最大限度减少人工投入。人工操作越多,稳定性就越难保障。通过自动化和智能控制,能够确保养殖过程更加稳定可靠。”
据了解,基地采用全封闭恒温循环水养殖,水温全年稳定在25℃-28℃,养殖水体经四级处理后循环使用,实现全程“零排放、零添加、零污染”。目前,该基地已实现95%自动化,工人仅需负责向自动投喂机添加饲料、维护设备正常运行。
“在我们推动研发的过程中,目标是从自动化走向智能化,再升级至数字化。最终,所有养殖环境参数、水质指标和虾体生长数据都将转化为数字信息,通过数据分析反馈保障养殖系统的整体稳定性。”李升强进一步表示。
(全媒体记者 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