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中国行”宁夏站活动助力文化传薪火

“好书中国行”宁夏站活动助力文化传薪火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22 15:4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9月19日,宁夏图书馆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和社会教育职能,在国家图书馆支持下,联合宁夏科技馆、宁夏地质博物馆与宁夏银川市第二十四中学南校区,共同举办“文津二十年 好书中国行”宁夏站暨“文化传薪火·聚力促团结”活动。

在阶梯教室,以“发现中国古建筑独特之美——杨爸图说《有趣的中国古建筑》”为主题的阅读分享会率先举办。活动特邀第二十届文津图书奖获奖作品《有趣的中国古建筑》作者杨大炜担任主讲嘉宾。他生动阐释古建筑演变历程,揭示斗栱、藻井等构件蕴含的文化寓意,使学生深刻体悟中国古建筑的深厚文化底蕴。

学校操场作为本次活动的主要场地,科普大篷车凭借丰富多样的互动展品吸引了众多学生踊跃参与。展品涵盖光学、力学、电磁学等多个科学领域,兼具生活性与趣味性。科普大篷车作为流动的“科技馆”,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课外知识,更在轻松氛围中培养了其科学思维与探索精神。现场同步开展的“文津图书”套色印章打卡、机器狗表演、矿物岩石小课堂等活动,引发同学们热烈反响。

本次活动还设置了探秘古彩戏法环节,特邀宁夏演艺集团魔术师华宏老师为同学们进行“三仙归洞”解密与体验教学。华老师首先展示戏法基本结构,解析原理与核心技巧并作示范,随后工作人员分发道具,将戏法分解为多个步骤进行教学,现场指导学生串联步骤完成表演,使大家切身感受民间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

在学校图书馆内,3D科技类自媒体博主常羽丰结合《有趣的中国古建筑》内容,运用数字化3D打印技术直观呈现斗拱与榫卯拼接技术,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领略古建筑工艺与现代科技的融合魅力。教室内同步开展的VR体验活动,则使同学们通过沉浸式体验开启别样的探索之旅。

本次活动旨在引领学生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科学智慧,增进文化认同,促进民族交流交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科学普及与民族团结事业协同发展。活动将文津图书阅读推广活动引入校园,融合非遗传承与科学普及主题,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阅读突破“读”的范畴,延伸至“看、听、做、玩”的多维体验,全面激发青少年阅读兴趣。

(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