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福建渔船进入全面开渔季。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颜志煌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农业农村部全国渔业安全生产视频会议精神,认真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切实将海洋伏季休渔成效转化为统筹渔业资源开发保护工作动力,有力促进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
5月1日休渔以来,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深入统筹发展和安全,一体抓好海上船舶安全整治和海洋伏季休渔监管,突出高效能治理和高水平保护,织牢海上执法监管网络,全省10693艘应休渔船全部按时回港休渔,船籍港伏休率达99.6%以上,农业农村部评价福建伏休秩序为“总体情况良好”。据近期部分海域开渔有关数据显示,福建海区资源恢复显著,渔获物种类丰富,鲐鱼、二长棘鲷、带鱼、虾蟹类等品种产量较大;与休渔前相比,单拖船、灯光围网船等产量增加35%以上,大大丰富了广大市民餐桌海产品种,实现“海洋生态、渔业丰收、渔民增收”共赢局面。
注重统筹推进,压实各方工作责任。坚持初始即严、一严到底,及时召开全省伏休工作暨渔业安全监管部署会、调度会,层层传导责任压力,制发《福建省实施2025年海洋伏季休渔制度工作方案》《关于做好伏季休渔中后期渔船监管工作的通知》等配套文件,明确不同阶段重点任务和工作举措,强化系统带动、整体推进。深入开展明查暗访,先后派出6个伏休督导组、8个驻重点渔港执法监管组,分区包片加强工作帮扶,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注重多措并举,强化涉渔船舶管理。在全国率先实施海上船舶安全专项整治,全省在册渔船和10余万艘乡镇船舶实现全生命周期有序监管。坚持以港管船,指导建立应休渔船名册、绘制泊位分布图,落实定人联船、船位报告、定期点验等措施,实现“船进港、港规范、网封存、人上岸”。创新数字监管,严格落实进出港报告制度,落实“离线即警情”管理,加强涉渔船舶动态点验,重点加强钓具作业渔船、活水运输船监管。坚持双向协管,优化提升船籍港与停泊港共管机制,严防漏失管。对重点涉渔乡镇船舶和渔船从严管理,对省外滞留福建渔船实行集中看管,从严落实伏休期规定。
注重协同联动,保持高压严管态势。持续推动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改革,出台行政处罚自由裁量适用规则和自由裁量基准(2025年版),制定《涉案渔获物先行处置办法》,扎实推进海洋执法工作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正规化。坚持陆海联动,持续深化“五海一边”涉海安全执法协作,联合海警“海上打”,会同公安“岸线巡”,推动工信、市场监管“厂点查”,持续开展“一查两严管”“清港查船”“蓝剑”“亮剑”等专项执法行动,与海警、公安联合执法300余次,开展闽浙、闽粤省际联合行动5次。全省累计开展检查行动5千余次,出动执法人员2.7万余人次,查办案件219起,查获违规船舶305艘。
注重分区调控,提升伏休监管质效。屯兵海上,强化重点海域巡查,严密防范化解海上各类风险。针对8月5日宁德地区专项捕捞渔船出海作业,严格落实进出港报告和渔获物定点上岸制度,严防擅自改变作业类型,严防应休渔船违规出海。针对8月16日开渔的8200余艘渔船和9月16日开渔的800艘渔船,强化实时动态监测和应急处置。针对举报线索集中、管理相对薄弱、违规风险较高的地区,协同地方加强港口管控、线索收集、执法打击。强化全省242个基层船管站“末梢管理”功能,打通海上安全监管“最后一公里”,强化群防群治和联防联控。妥善化解矛盾纠纷,伏休期间收到群众相关举报较去年同期下降40%。
注重夯基固本,护航安全有序开渔。集中开展伏休宣传周活动,发布执法典型案例,累计组织活动500余场次,印发材料4万余份,营造浓厚宣传氛围。开展“福渔平安行”活动16场次,组织渔业船员资格考试581场次,培训1万余名船员,提高生产技能和持证率。深入开展渔业防台风演练。深化渔船“过筛子”隐患排查,加强核定载员10人及以上、长期异地停靠作业、老旧大中型渔船三类重点渔船登临检查,落实闭环整改。优化“一船一档”,把完成安全自查作为出海前置条件,落实编组出海生产,对落单渔船实时进行干预,全方位保障安全。会同海事部门强化商渔共治,组织商渔船长面对面座谈交流,督促加强值班瞭望和甚高频守听,严防商渔船碰撞发生。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