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临湘市板桥村,青山环绕,田畴如画。清晨,村民刘大爷拧开水龙头,接了一壶自来水准备烧茶,却看着壶底隐约的水渍微微蹙眉:“这水啊,虽是‘自来’,却总带着一股味儿,不敢直接喝。”
虽然早在几年前村里就通上了自来水,但由于净化设备老旧、管道维护不及时,水质问题一直是村民心头的“隐忧”。直到近日,在板桥村驻村帮扶工作推进会上,这道关乎每日生活的“水题”,终于被摆上了桌面。
摸底排查寻根源,清水难题浮水面
“咱们村的自来水,看起来清,烧出来浑,有的老人家还反映洗完衣服发硬。”在板桥村村委会的会议室里,临湘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乡村振兴专干李立峰正向与会代表汇报前期调研的情况。墙上挂着的“板桥村饮水安全工程示意图”已被密密麻麻标注了多处红圈。
“是不是净水设备该换了?”村民代表陈大姐忍不住插话。“不只是设备,还有管道老化、水源地季节性浑浊等问题。”李立峰点头回应,“我们已经请了水利局的技术员来看过,初步判断是过滤系统失效,还有一部分是入户管道生锈的原因。”
会议结束后,驻村帮扶工作队并没有停留在“纸面讨论”。他们带着技术人员沿着水源地一路向下,逐一打开井盖、检查滤池、取样送检。“你看这个滤芯,已经发黑变形了。”水利局技术员小刘拿起一片刚从净水器拆下的滤网说道。“这说明过滤功能基本丧失,必须换整套设备。”
(驻村帮扶工作推进会)
那几天,李立峰随着驻村帮扶工作队的脚步踏遍了全村每一个供水点。他们白天查管道、晚上整理数据,最终形成了一份详细的《板桥村饮水安全整改方案》,明确列出了设备更新、管道清洗、水源保护等多项措施。
联动攻坚引活水,清流终入百姓家
方案有了,资金从哪来?设备谁来做?施工如何不影响日常用水?一个个现实问题接踵而来。
李立峰没有犹豫,他第一时间向单位汇报了此项工程的初步计划,在村支两委和其他单位驻村专干的共同努力下,板桥村成功筹措到资金用于更换净水设备。“饮水安全是民生大事,必须尽快解决!”项目资金和技术支持的难题一经解决,在他积极地协调下,新的净水设备也顺利采购进场。
施工那几天,村委会大院里堆满了崭新的管道和滤罐。“咱们尽量分段施工,减少停水时间。”施工队负责人老赵一边指挥吊装设备,一边向围观的村民解释。尽管天气炎热,但大家没有一句怨言,反而有不少村民自发前来帮忙搬运材料、递水送茶。
(李立峰对于净水工作提出建议)
“这新设备真先进啊,还能自动反冲洗!”村民卢长根站在新安装的净水罐前感慨道。“以后咱们也能喝上城里人那样的‘纯净水’啦!”李立峰笑着接话:“不只是喝,洗衣、做饭都能用上放心水!”
一周后,全村供水系统改造完成。通水那天,李立峰与驻村工作队其他队员逐一打开村中各个供水阀门清排浊水,直到水流彻底清澈为止。当第一股清泉从新管道中涌出时,现场响起了一片掌声。
回访入户听民声,幸福甘甜润心田
对于设备装好了,水变清了吗?村民满意吗?这些问题,李立峰认为他们的工作并不能仅仅止步于村内通水,更应该关注老人、儿童家庭等重点群体的后续用水使用情况,在与村支两委开会讨论后,李立峰决定与板桥村村干部开展一轮全覆盖入户回访。
“周奶奶,我们来看看您家水怎么样?”李立峰敲开了村民周奶奶家的门。老人今年七十多岁,独自居住,平时用水最是节俭。“快来快来,我正烧水呢!”周奶奶笑着迎进来,“你们看,这水烧开了也没白沫了,清亮得很!”
驻村工作队队员张再忍拿出便携水质检测笔,现场测了TDS值和余氯含量。“数值都在安全范围内,可以放心饮用。”小陈一边记录一边说。“这下好了,我再也不用挑井水了!”周奶奶握着李立峰的手,连声道谢。
在村民卢宏文家,他正用新水泡茶:“来来来,尝尝我们板桥村的新泉茶!”茶汤清澈、茶香四溢,众人品着茶,聊着水,屋子里洋溢着欢声笑语。
回访结束后,李立峰在村委会整理了村民反馈意见,绝大多数表示水质明显改善,仅个别边缘户存在水压不足问题,也已列入下一步微调计划。
夕阳西下,板桥村渐渐安静下来。村口的宣传栏上新贴了一张“饮水安全知识宣传画”,几位村民驻足观看。自来水哗哗流淌的声音,仿佛也带着欢快的节奏,伴随着这个村庄走向更安稳、更幸福的明天。
岳阳临湘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谢笑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