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庆丰收 中国农民丰收节”启幕

秋风送爽,稻浪如画。9月20日上午,由海淀区人民政府主办,海淀区农业农村局、苏家坨镇人民政府承办的2025年海淀区“中国农民丰收节”在阳台山自然风景区隆重开幕

科技赋能庆丰收 中国农民丰收节”启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20 17:3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9月20日电 秋风送爽,稻浪如画。9月20日上午,由海淀区人民政府主办,海淀区农业农村局、苏家坨镇人民政府承办的2025年海淀区“中国农民丰收节”在阳台山自然风景区隆重开幕。本届丰收节以“潮海三农,丰光无限”为主题,融合科技、文化、农业多元要素,全面展示海淀区在智慧农业、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方面的创新成果与独特魅力。

开幕式现场,由海淀科技企业自主研发的机器人组团亮相,展示串糖葫芦、水果堆叠等“神操作”,更有机器人+机器狗热舞表演,打造一场“科技+农业”的视觉盛宴。通过视频连线,观众实时走进上庄镇京西稻保护性种植区和西山农场,云端漫步金色稻浪,亲闻西山农场果园果香,感受“收割之喜”、体验“采摘之乐”。丰收不再只是田间地头的喜悦,更成为市民可感、可看的沉浸式体验。

此外,原创科技情景剧《相遇AI秋分》讲述了人工智能“秋分”突然“觉醒”与现代农业工作者展开对话,展望未来科技发展下农业的新面貌。海淀农业正以“科技”为笔,绘制出一幅幅“未来农业”的生动图景。

本届丰收节首次增设招商引资洽谈专区与农业资源供需对接展板,成为活动一大亮点。由上庄镇、苏家坨镇“一镇一园”负责人现场推介产业政策与合作机遇,精准释放海淀北部新质产业空间潜力。多家农业科技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金融机构也集中展示了资源供给与合作需求,有效推动了政产学研资源的对接与整合。

海淀区农业农村局始终将招商引资视为推动区域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秉持开放合作、服务引领的理念,持续优化农业投资与发展环境。通过出台专项扶持政策、搭建多层次对接平台、完善配套服务机制,积极引导科技、资本、人才等要素向农业领域集聚,为涉农企业提供从落地到成长的全周期政策支持。

特色节目《海淀很有“面”》是由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者刘辉使用海淀太舟坞产区的高品质小麦面粉现场制作超长一根面和超大面气球。原创小品《希望的田野》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讲述“新农人”借助电商和科技手段推动苹果销售的经历,折射出海淀农业在“互联网+”时代的生动蜕变。来自内蒙古科右前旗的乌兰牧骑文艺队也将远道而来,献上民族歌曲《在草原等你》,展现京蒙协作、共促发展的深厚情谊。

本届丰收节分为特色农产品展区、农业科技展区与农业农村局专区,分别展示宣传海淀地方特产、农业科技成果、支援协作成果与农业扶持政策等。展区汇集农业龙头企业、涉农科技企业、农业园区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创新成果与优质产品,游客可选购地方特色与文创产品。在村厨擂台赛的现场,来自海淀各镇的村厨高手同台竞技,大众点评专家投票选出最佳风味,游客们也可畅享地域特色美食,在游览中体验传统与科技交融的乡村新魅力。

本届丰收节的科技农业打卡点包括以玉巴达杏和樱桃为原型的海淀农业IP形象“巴达”和“樱樱”、海淀特有的“生命螺旋”地标造型以及依山而造的“新照旧事”打卡区,游客们在游览市集的同时也能打卡拍照。

从田间到云端,从传统农作到智能管理,海淀农业正以科技为翼,全面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海淀始终紧扣“三农”发展主线,奋力谱写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新篇章。本次丰收庆典,集中呈现了智慧农业的崭新成果、乡村建设的时代新貌与广大农民幸福生活的生动画面。

【责任编辑:富文佳】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