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聚齐鲁职创未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鲁企解码职路领航”就业实践探访山东行侧记

才聚齐鲁职创未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鲁企解码职路领航”就业实践探访山东行侧记

来源:鲁网 2025-09-19 16:1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实践育人导向,多措并举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鼓励青年学子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暑期,学校以“践学逐梦,职引青春”为主题,选拔多少优秀学子赴山东、内蒙古、广西等地开展就业实践探访活动。前往山东青岛、临沂两市的“鲁企解码职路领航”实践团,于7月20-25日先后深入探访青岛啤酒、蔚蓝生物、海利尔药业、中车四方所、海尔集团、青建集团等在青龙头企业,以及临沂市鲁南制药集团、新港集团、山东临工、欧普科贸等代表性企业十一家。在实地观摩、座谈交流、校友访谈等多种活动中,探访团深入了解企业用工需求和员工福利待遇,为西农学子职业规划锚定方向。

团队参观青岛啤酒,中车四方,青建集团,海利尔药业

政策筑巢山东引才“诚意足”

“没想到山东的人才政策这么‘解渴’——住房补贴、实习津贴、就业服务‘一条龙’,来了就能安心扎根。”实践团队长吴豪在两地走访后,对当地的人才保障体系深有感触。

青岛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座谈会上,学校就业负责人介绍了学校历史沿革、人才培养、校地企合作等情况,人才服务中心李向永副主任详解了当地的人才政策:硕士毕业生可享最高15万元安家费,应届大学生落户“秒批”,单身员工可申请一年免费公寓,更有每月3000元的实习补贴直接发放到学生手中;中车四方所人力资源部负责人石路表示“除了五险一金,还有免费的工作餐、班车、健康体检等多种福利让人才‘来了有平台,留下有保障’。”在临沂,一系列人才就业、创业政策体现了当地政府和企业对人才的渴求,以及满满的诚意,临沂市委组织部李建业主任介绍,临沂市已组织多场区域专场招聘会,精准匹配生源地学生需求,助力企业招引本地英才。

从“人才服务一件事”集成窗口的便捷落地,到“爱才临沂”“青e办”平台的暖心搭建,一揽子人才政策如春风化雨,让实践团真切感受到青岛、临沂两市在“引才、育才、留才”路上的扎实足迹与务实担当。

团队与青岛市人才服务中心,临沂市委组织部及人社部门交流座谈

产业聚力鲁企创新“动力强”

走进青岛和临沂的产业园区,从传统制造到生物科技,从轨道交通到智能家电,从商贸物流到高端制造,齐鲁产业的“硬核实力”不断震撼着实践团。

“中车四方所近3000名员工中,60%为技术人员,硕士及以上学历者占比超70%,其中机械、电气、电子专业人才构成了‘主力军’,我们的制动系统和智能轨道交通技术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目前正朝着人工智能、自动控制领域突破,因而急需基础扎实的技术人才。”人力总监邵文盛介绍到,平均年龄34岁的工程团队正在产品迭代的前线,书写他们的故事。

团队与中车四方车辆研究所交流座谈

在蔚蓝生物的实验室里,酶制剂研发与合成生物技术领域的创新成果令人惊叹。作为一家A股上市公司,蔚蓝生物的研发投入占营收的8%-10%,拥有35位博士和300人的研发团队,主导制定了62项行业标准。“我们的酶制剂产品广泛应用于医药、环保、食品等领域,在提高酶制剂效率的同时,还有显著地减碳减排效果,仅在烘焙行业,每年就能减少碳排放4000多吨。”企业技术总监介绍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生物技术、生物科学、生物工程等相关专业与企业需求高度契合,我们非常期待更多西农学子能加入企业,为蔚蓝生物注入更多‘西农力量’。”

团队与青岛蔚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参观座谈

一瓶小小的啤酒竟然需要多项人才的参与,青岛啤酒的“A计划”“菁英计划”让人眼前一亮:前者作为管理人才储备项目,第一年为入选者提供免费住房;后者面向工艺技术岗位,其三年租房补贴可与青岛市市级补贴叠加。海利尔药业的药物制剂带头人、土壤学专业校友柴泽宇已在此深耕多年,他表示:“海利尔重视持续学习,学校扎实的学风让我能快速适应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转变。”

团队与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参观座谈

鲁南制药集团作为临沂当地规模最大的实体企业和纳税大户,拥有超1.3万名员工,其57年的深厚积淀与持续创新令实践团深感震撼。企业将销售额的15%投入研发,坚定不移地走创新兴企之路。人力资本中心主任周冰坦言,企业对高精尖人才求贤若渴,并分享了在研究生联合培养方面的经验与面临的挑战,期待能与西农共同探索更有效的机制,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企业。

团队与鲁南制药集团座谈参观

新港集团展示了其在木业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目前拥有7个省级平台、CNAS认证实验室以及李坚院士、吴义强院士领衔的双院士工作站。企业积极申报省级、国家级科技奖项,其中“仿生胶”技术引领着行业创新方向。集团秉持“汇聚四海英才,共创美好未来”的理念,今年已招收20名硕士研究生投身产线研发,并为他们提供清晰的双通道晋升路径和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

团队与新港集团交流参观

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及其智能信息科技公司,作为工程机械领域智能化转型的领头羊,对人才需求急切。而作为临沂“商贸之都”活力代表的欧普科贸有限公司,则直观体现了企业对电商、供应链管理等方向人才的需求。此外,实践团还参访了临沂商城展览馆、兰田智慧物流港及“中国大集”商城数字化平台,深刻感受到临沂这座“中国物流之都”深厚的商贸底蕴与现代智慧物流蓬勃发展的态势。

团队与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交流参观

海尔集团的“创客机制”、青建集团的智能建造技术……在鲁企业个个“身怀绝技”。实践团成员周传龙感慨道:“原来山东有这么多高科技、高成长企业,涉农专业也能在智能制造、生物科技、高端木业、智慧物流等领域找到广阔天地。”

鲁行有我西农智慧“薪火传”

“在校时练好制图、设计等基本功,工作后才能快速上手。”中车四方所校友的分享,给实践团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校友朱利元工程师感慨,从研发岗到市场岗,西农的“扎实学风”始终影响着自己:“在校打下的基础知识拿过来就能用,再加上持续学习的韧劲,就没有啃不下的硬骨头。”

西农学子始终将校训“诚朴勇毅”奉为圭臬。“他们不浮躁,能沉下心做实验、钻技术、攻难关、克难题,这正是科研岗位最需要的品质。”蔚蓝生物人力资源负责人评价道,如今不少西农校友已成长为企业研发骨干。海利尔药业的柴泽宇师兄也寄语学弟学妹:“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保持学习热情,学校教给我们的不仅是知识,更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因国家战略而生、因服务国家战略而兴。如今,西农学子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贡献西农智慧与力量——这份西农精神,与齐鲁大地厚重务实的实干基因高度契合。实践团带队老师艾群轶表示:“地方产业发展需要人才,山东经济腾飞更渴望人才。希望以人才供需为基础、以校地合作为引擎,进一步深化校地企在专业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等多领域的合作,吸引更多西农学子扎根齐鲁大地,持续贡献智慧力量。”

站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节点上,齐鲁大地这片涌动着创新活力、饱含着求贤热忱的热土,正以强劲的产业动能和广阔的人才机遇,深情召唤西农学子探知山东、融入山东、建功山东。此行,实践团不仅带回了详实的企业需求与引才政策,更在心底深深烙下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将智慧融入齐鲁新发展”的坚定信念。(就业指导中心作者:汤燕 艾群轶 孙林杰 吴豪 梁倍 周传龙)

团队与各企业合影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