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笔从戎淬风骨 誓言铿锵护山河

携笔从戎淬风骨 誓言铿锵护山河

来源:鲁网 2025-09-19 13:2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金秋九月,既有丰收的喜悦,更承载着厚重的家国记忆——2025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段镌刻着中华民族不屈抗争、浴血荣光的历史,为这个征兵季注入了特殊的使命与情怀。

9月15日,石家庄市民兵训练基地内,爱国参军的炽热情怀与依依惜别的浓厚情谊交织,更激荡着“铭记历史、守护和平”的时代共鸣。学校在此为39名即将奔赴军营、接过“保家卫国”接力棒的秋季入伍新兵举行了一场热血温情的欢送会。

新华区人民武装部副部长李铭鑫,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王永利,学校武装部部长仪波,副部长吴硕,护理与健康学院党总支书记郝艳在,传媒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张立勇以及各二级学院征兵联络员、辅导员代表出席本次活动。活动由仪波部长主持。

誓言铿锵,签名明志

欢送仪式在激昂的爱国乐曲中启动。即将踏上军旅生涯的学子们,首先在印有“执戈卫国护山河安宁,携笔从戎淬军人风骨”鲜红主题的巨幅签名条幅上,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一笔一划,力透纸背,不仅是个人承诺的烙印,更是对祖国和人民的庄严宣誓。

暖胃暖心,鱼水情深

食堂内欢声笑语,温情涌动。新华区人民武装部为入伍新兵准备了寓意深长的“百人饺子宴”。入伍新兵与家长围坐在一起,亲手包制饱含深情的饺子。

“多吃点,到了部队好好干”“照顾好自己,常报平安”。出席活动的领导夹起饺子,小心翼翼递到新兵们的嘴边。一句朴实的叮嘱像家人般亲切。“团圆美满”的饺子,饱含着家人、朋友和老师的深切关怀与美好祝福,希望学子们离家远征亦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殷殷嘱托,砥砺前行

欢送大会上,新华区人民武装部李铭鑫副部长对校持续为部队输送优质兵源表示感谢,并对即将入伍的新兵表示热烈祝贺。他强调了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的时代要求,勉励同学们要坚定理想信念,苦练军事本领,尽快完成从大学生到合格军人的转变,争做“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王永利代表全校师生向光荣入伍的同学致以崇高敬意。他深情回顾了学校将国防教育贯穿育人全程的实践,肯定了同学们选择投身军旅、保家卫国的远大志向。他寄语新兵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扬学校优良传统,将在校所学知识与部队建设需要相结合,勤奋学习、严守纪律、勇于吃苦、乐于奉献,在强军兴军的伟大实践中书写绚烂青春,母校永远是他们的坚强后盾,期待捷报频传。

母校馈赠,情深意长

为表达对入伍学子的鼓励与支持,学校准备了精心挑选的入伍礼品袋。礼品中包含励志书籍,以及印有校徽的特制纪念品。

纪念品礼盒中的英雄牌钢笔象征着学子们可以用手中之笔,书写自己的军旅辉煌篇章,同时也寓意着他们要像英雄一样,拥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笔记本可以让他们记录下军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论是训练的艰辛、收获的喜悦还是对未来的展望,都能一一留存

印有学校的寄语,时刻提醒着母校的嘱托和期望,让母校精神伴随他们度过军旅岁月,激励他们在部队中不断努力,砥砺前行,早日成长为栋梁之材。

榜样引领,担当如磐

欢送会上,历经6次应征终于圆梦的白江涛,与主动请缨赴艰苦地区的学生党员刘广欣,双双奔赴新疆军营,用各自的故事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担当。

2022级护理专业学生白江涛,军帽上“把热血挥洒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誓言,道出他6次报名的执着。“我太想去当兵了!”这是白江涛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6次报名应征,曾因年龄、学业等原因多次遗憾落选,但他从未放弃。大学期间,他制定锻炼计划,严格作息、刻苦健身,终于通过层层考核。新疆是他向往的地方,能到那里服役,是他3年坚持最好的回馈。

同为赴疆新兵的刘广欣为2022级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学生,是学校培养的中共党员。他始终牢记党员使命,在征兵开始后第一时间报名,并主动申请到艰苦地区。“作为党员,就该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刘广欣指着军帽上的誓言说,这不仅是对青春的承诺,更是对党的忠诚。从递交入党申请书开始,他始终以高标准要求自己,此次奔赴新疆,正是他践行初心的生动体现。

他们的先进事迹,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国防教育成果的集中体现,为全体财院学子树立了光辉榜样,极大地激励了广大青年学子以他们为标杆,踊跃投身军营,接受祖国挑选。

新兵代表刘广欣带领全体新兵庄严宣誓。“我自愿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铿锵誓言响彻全场,右手握拳、目光如炬,将个人梦想与国家使命紧紧相连。

此次欢送大会,环节丰富、内涵深刻、仪式感强,既充满了温情与感动,又蕴含着力量与鼓舞。它不仅是一次送别,更是一堂深刻的国防教育公开课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充分体现了财经学院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为国育才、为军输才的使命担当,在校园内外进一步营造了“参军光荣、报国无悔”的崇军尚武氛围,必将激励更多优秀青年学子踏上强军新征程,为保卫祖国、建设世界一流军队贡献青春力量。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