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天边的草原》精彩亮相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

话剧《天边的草原》精彩亮相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

来源:鲁网 2025-09-19 13:4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025年9月17日,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的舞台上迎来了一场充满北疆风情的特别演出。由锡林郭勒盟乌兰牧骑创作并演出的话剧《天边的草原》,当晚于温州东南剧院深情上演。作为本届戏剧节唯一一支获邀参演的乌兰牧骑队伍,该剧不仅展现出内蒙古戏剧创作的深厚底蕴与艺术追求,更以真挚的舞台语言,诠释了民族团结、青年理想与时代精神的动人融合,成为戏剧节中一道温暖而独具特色的风景。

演出当晚,温州东南剧院内座无虚席。演员们的表演沉稳而细腻,将角色的心路历程如画卷般徐徐展开,情感转折自然而含蓄,引领观众悄然走入那片精神构筑的天边草原。作品以现代话剧美学为基底,融汇北疆文化特有的精神符号与叙事肌理,通过象征性的艺术手法与凝练的舞台语法,实现了情、景、意和谐统一的诗化表达。剧场中弥漫着一种深沉的共鸣,仿佛草原的风与时代的低语,都在这一刻静静流淌于每一位观众的心间。

中国戏剧节是我国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大的戏剧艺术盛会,荟萃了全国戏剧舞台艺术精品。《天边的草原》的成功亮相,不仅彰显了乌兰牧骑作为“红色文艺轻骑兵”的独特魅力,也赢得了更广泛的关注与认可。同时,这也体现出国家对边疆地区文艺繁荣的深切关怀和大力支持。

据悉,该剧以“西部计划”志愿者的故事为素材,深情描绘了一代青年在锡林郭勒草原扎根奉献、燃烧青春的伟大历程。作品自创排以来,三次获得国家艺术基金支持,并荣获内蒙古自治区优秀剧目奖、田汉戏剧奖优秀剧目奖、内蒙古五四青年奖章(集体)等多个奖项。主创团队表示,非常珍视这些荣誉带来的鼓励,也希望该剧能为内蒙古的戏剧创作注入温暖而坚实的力量。

中国戏剧家协会相关专家在观演后表示:“《天边的草原》不仅是一部话剧,更是一篇深沉的时代笔记。它让我们看到乌兰牧骑如何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精神转化为舞台上的艺术表达。该剧的出现填补了戏剧节中‘乌兰牧骑体系’的空白,展现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和共同精神追求。”

锡林郭勒盟乌兰牧骑团长杨晓峰在演出前表示:“我们以学习与交流的心态前来,肩负的不只是一场演出,更是一次文化艺术的深度交融。能够代表乌兰牧骑站在中国戏剧节的舞台,我们倍感荣幸,也深知责任重大。”

本次演出不仅赢得了戏剧节观众的热烈掌声,也吸引了全国多家艺术机构和剧院代表的关注,不少单位已初步表达后续引进演出的意愿。

《天边的草原》的成功展演,为进一步提升乌兰牧骑作为“红色文艺轻骑兵”在全国范围内的社会影响力与美誉度贡献了积极力量。该剧立足新时代语境,生动展现出乌兰牧骑始终与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步伐的鲜明立场和深厚传统,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社会主义文艺战线重要力量的文化使命。同时,通过艺术的呈现和深植北疆的文化表达,乌兰牧骑也再一次向全国观众展示了内蒙古作为北疆文化沃土的独特魅力与时代形象,成功塑造了一张响亮而深情的内蒙古文化名片。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