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黔台会·嘉宾访谈|游毓兰:利用现代化社交平台增强黔台交流合作

2025黔台会·嘉宾访谈|游毓兰:利用现代化社交平台增强黔台交流合作

来源:贵州日报报刊社 2025-09-18 19:2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9月17日,2025年“贵州·台湾经贸交流合作恳谈会”开幕式结束后,台湾地区前民意代表游毓兰谈到对贵州的第一印象时这样说道。

游毓兰在接受记者采访

游毓兰是一个科技迷,“三体粉”,第一次来到贵州就去看了向往已久的“中国天眼”。她说:“我觉得它不仅是‘中国天眼’,还应该是‘中国天耳’,同时也是贵州吸引像我这样的科技迷的重要‘网红’。”

“中国天眼”,即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是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位于中国贵州省平塘县克度镇金科村大窝凼洼地中,由主动反射面系统、馈源支撑系统、测量与控制系统、接收机与终端及观测基地等几大部分构成。自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以来,不断为世界天文提供中国智慧、为全球工程界提供中国技术。

在游毓兰看来,“中国天眼”之所以落户贵州,正是由于贵州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地貌。她说:“像‘中国天眼’这样独具贵州特色的名片还有很多,比如民族特色、特殊地貌,应该将传统与当代年轻人的喜好结合,利用好‘小红书’这样的社交平台,做好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营销工作,吸引更多的台湾青年来到贵州,增强台湾与贵州的人文交流合作。”

“两岸一家亲,黔台一家人。”游毓兰表示,“黔台会”是台湾同胞认识贵州的重要媒介和平台,希望能有更多像“黔台会”“台湾贵州同乡会”这样的平台,让更多台湾同胞认识贵州、来到贵州,留在贵州。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蔓毓

编辑 向莉君

二审 王淑宜

三审 岳振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