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科技馆 奇妙“科学之夜”

宁夏科技馆 奇妙“科学之夜”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16 10:3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9月12日—13日,宁夏科技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前沿科技深度融合,开展了“科学之夜”主题活动。

活动以“人机共舞”活力开场,机器狗、机器人与辅导员默契配合,灵动舞姿展现我国机器人工程学前沿成果。欢跳民族舞、共搭民族塔、畅游民族寨、漫步民族盘四项挑战:亲子家庭携手跳竹竿舞,在节奏把控中体会民族文化交融;传递印有民族节日的圆盘,借科技制作的精美道具传承文化记忆;在民族分布地图上完成闯关,深化“中华民族大家庭”认知;协作搭建贴有民族元素的积木塔,象征各民族携手共建。

“科学知多少”板块双线并行,打造沉浸式科学探索体验。报告厅上演多场精彩表演:不仅有《Bubble 盛焰》《神奇的静电》等科学秀,更有《古彩戏法》《川剧变脸》《高车踢碗》等传统艺术表演,让青少年在“开学第一课”中感受“科技护非遗、文化促团结”。

同时开启两条科学侦探任务:路线一“星空探秘者”引导参与者学习天文航天知识,解锁中国航天成就,厚植国家科技自信;路线二“生命解密者”聚焦生命健康,展现推动民生改善与科技发展的核心作用,凝聚共筑民族奋进梦的力量。

“传统文化展示”板块汇聚面塑、沙画、扎染、绳结编织等传统工艺,公众可动手实践,探寻传统技艺中的科学智慧,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促进各族群众交流团结。新增的“特效电影观影”板块,以沉浸式视听效果展现科学奇观,进一步拓宽公众科学视野,让观众在光影中体验国家发展强大,激发“同心共谋发展”的信心。(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