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寨非遗盛宴即将开启!当地精心准备“盛装”以待

丹寨非遗盛宴即将开启!当地精心准备“盛装”以待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16 08:5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图片

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暨第四届丹寨非遗周活动即将开幕。连日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扬武镇正紧锣密鼓精心筹备,将以五个特色方阵、近七百人的盛大阵容,为全国游客呈现一场非遗文化与民族风情的精彩展演。

“我们扬武镇主打的是白领苗的蜡染,还有八寨苗的婚俗,苗族地区的农耕文化,希望这个方阵,把我们的亮点,还有现有的一些旅游产业和产品推向全国。”丹寨县扬武镇副镇长张维介绍道。

早晨7点,扬武镇“婚俗文化”方阵中的“新娘”们便开始对镜梳妆——盘起乌发、描画柳眉、穿上婚服、佩戴银饰。历经三个多小时的精心打扮,一套完整的新娘盛装终于完成。随后,“新娘”与“新郎”们结对相伴,手撑红伞,走入金黄的稻田中认真排练队形,远远望去,宛如一幅动人的民俗画卷。“我们希望通过服装和银饰,让更多人了解苗族风俗,爱上我们的非遗文化。” 丹寨县扬武镇联盟村村民李怀团说道。

图片

在苗族传统中,母亲会亲手为女儿缝制嫁衣,一针一线都承载着深情与祝福。现场,“新娘”们飞针走线绣制花纹,“新郎”则整理绣品,默契配合,还原最真实的婚俗场景。“我们的妈妈都会给我们苗族姑娘绣,在出嫁的时候,这对于我们苗家姑娘来说是特别珍贵的,是来自妈妈的爱。”丹寨县扬武镇龙塘村村民王贵萍说。

丹寨县扬武镇素有“蜡染之乡”的美誉,蜡染也成为本次巡演的一大亮点。在当地的一家蜡染工坊中,画娘们正加班加点绘制将在巡游中展示的作品,大家一笔一画、落笔生花,画布上锦鸡、桐油花等传统苗族图案灵动浮现。此外,扬武镇还特别准备了大型蜡染玩偶,供游客观赏互动。

“我设计的这个是8米长的蜡染布,然后它主要是展示我们排倒莫的蜡染,然后我设计有五个字‘东方第一染’,就想把我们最好的技艺展示出来。”丹寨县义霞染艺工坊负责人张义霞说。

“目前我们做了一个大概有一米8到2米的,一个大型的龙的图案,工艺采用了丹寨传统的手工画蜡的蜡染布,从打版到设计、染色、缝制再到塞棉,整个过程由我们自己来完成。”贵州草木染服饰有限公司设计师游富能说。

此次巡演队伍还将组织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方阵。在扬武镇老冬寨村的农耕文化“博物馆”内,陈列着各式各样的传统农具。负责人正细致整理,挑选适合参与巡演的农耕工具,做好苗族农耕文化宣传。

“我也想把这些农具带到非遗周上去,让来那些外地的、外省的游客,看到我们现在这些老一辈,用的这些道具,让他们也体会到,以前那些老人的智慧。”贵州云岭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正江说道。(吴鹏程|编辑:中国日报社贵州记者站 杨军)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