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九点,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烟草专卖局的会议室里,几道身影围坐在一起,对着电脑屏幕上应用面板的开发设计展开“头脑风暴”。面板上,一系列省市级指标情况像跳动的脉搏,实时刷新着,预警提示也跟着闪烁。
眼前的这一幕,正是该局数智化人才团队自主探索结出的果实。曾经,该局的数字化进程高度依赖开发公司,响应慢、成本高,也易产生偏差;如今,已经实现从业务需求梳理到开发部署全流程自主完成,不仅大幅缩短开发周期,更重要的是真正做到了“自己的需求自己开发、自己的系统自己掌控”。
从个人到团体,协同凝聚数治合力
“数字化转型不是某个部门的事,而是全员参与的系统工程。”系统管理员曾步泉表示,“我们这支数智化人才团队有多个条线的同事参与其中,能够从不同视角提出需求,使得目标管理数字化工具不仅技术先进,且贴合多样化实际业务场景。”
图为团队成员黄玉林为青年员工讲解面板内容。简嘉俐/供
在该局的数字化转型中,最显著的变化之一就是工作模式从“单打独斗”转向了“团队作战”。过去,不同条线员工各自埋头于自己的业务领域,懂业务需求的不熟悉技术开发,擅长技术实现的又摸不透一线痛点,数据和想法都“隔了堵墙”,难以形成有效合力。
除此之外,面对势不可挡的数字化浪潮,非科班出身的限制,一大堆“高大上”的专业名词,使得畏难情绪在员工心头悄悄弥漫。
为了克服客观主观的双重难题,该局多次组织外部专家专题授课和现场答疑,鼓励员工参加软件开发培训,让成员们在一次次思想碰撞中消除隔阂,在一道道实践难题中提升技能,拧成一股绳,成为能够主动挑大梁的“数字旗手”。
从痛点到亮点,数据驱动业务创新
数字化转型的起点,往往来自于工作中的“痛点”。作为一名数学专业出身的业务骨干,黄玉林敏锐地发现,传统的经营数据依赖人工统计,效率低且容易出错,为了分析这些数据,不得不手工整理集成表格,经常加班到深夜,“那时候我就想,能不能让数据自己‘说话’?”
图为团队成员黄玉林分享目标管理数字化经验。简嘉俐/供
经过团队的讨论,该局围绕运行中需重点关注的指标,梳理出四维目标指标库,明确指标定义、计算方式以及取数路径。在此基础上,开发团队能够根据阶段性考核重点及工作部署需求,对指标体系和可视化看板进行敏捷迭代和动态优化,实现“按需调整、灵活迭代”的自主配置模式,彻底改变了以往依赖外部开发、响应周期长的被动局面。
“现在,系统会自动显示当前我们的优势项和落后项。”黄玉林解释道,“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精准找到发力点,针对落后指标展开分析以及后续的追踪和督办。”他的创新不仅提升了业务效率,更让数据分析成为了业务决策的重要依据。
从工具到理念,数治思维融入监管
从人工手动记录到智能系统自动统计,无疑是工具层面的显著进步。这一跨越不仅大幅减少了重复劳动,还提升了数据处理的速度与精度,为工作效率带来了质的飞跃。
但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一步,或许只能算是完成了数字化转型的表层改变。真正意义上的突破,在于数字思维在人脑中的内化,这才是能为发展注入活水的深层动力。
图为该局员工参与开发实操。简嘉俐/供
“现在我们遇到问题,总是会下意识地思考是否能用数字化手段来克服,我相信数字工具会持续迭代,会成为我们最有力的助手,与此同时,在实操中形成的数字思维更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市场管理员李博慧如此说道。
在数字思维的指引下,该局为市场管理员量身定制了移动端的单兵作战“数字工具包”,打造了能看、能用、能评、能采的监管新模式,为日常分析提供了丰富的市场画像,使得市场管理员能够用数据视角分析因果、用动态思维预判趋势,让数据成为决策的“导航仪”,让系统成为协作的“桥梁”。
当夕阳掠过飞云江畔,瑞安市烟草专卖局的数字建设跃动不息:目标看板的预警信号如星火闪烁,指标对比在屏幕间流转生辉。这支年轻的数字先锋队以创新为楫,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乘风破浪,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砥砺前行。(简嘉俐)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