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唤起那些离开家乡、长期在外奋斗的游子,利用自己的专业和特长,发挥余热,老有所为,回报家乡、造福家乡人民。”近日,年近七旬的福建省名医郑直谈及退休后返回黑龙江省饶河县工作的初衷时这样表示。
郑直是福建省著名心血管专家。年轻时,他作为人才从黑龙江引进至福建,投身当地医疗卫生事业;在福州工作生活20余年后,退休的他为支援家乡医疗发展,返乡出任饶河县人民医院院长。
“我的理想就是把一生献给国家医学事业,为家乡基层医疗贡献力量。”他的话语中满怀对医学的坚守与对家乡的热忱。
创立心血管内科,填补福建省人民医院多项空白
郑直1979年考入佳木斯医学院,毕业后长期在全国首批三甲医院从事心血管内科工作。1993年,他前往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进修,获优秀病历奖。他坦言,阜外医院的精湛医术和严谨学风令他终身受益。
2001年,他作为引进人才来到福建省人民医院,组织创立心血管内科,担任科主任,开展心血管介入、心脏康复、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等新业务。
郑直院长在内科病房查看病人
他回忆,当时最大挑战是一切从零开始。“医院在心血管介入治疗方面仍是空白,缺乏设备和专业医生。但我没有退缩,因为治愈患者是我的职责,填补空白是我的使命。”他坚信通过努力能为福建患者带来更优质服务。
他长期研究“药物疗法、增强型体外反搏、冠脉内支架”治疗冠心病,实现药物、物理和介入疗法的有机结合,减少药物服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为冠心病治疗提供新手段和新模式。
了却乡愁,返乡推动基层医疗发展和助力乡村振兴
“放弃东南沿海省会优渥生活,选择返乡,只为了却心中乡愁。”2022年,已退休的郑直接到饶河县委书记邀请,请他回乡任县人民医院院长、法人代表及医共体总医院院长。县委县政府打破常规的选人方式让他感动。
尽管离开家乡近50年,物是人非,且面临边远县城与省会生活条件的差距、医院改革的重重困难,他仍毅然赴任,不负期望。
任职后,郑直大力改革医院,利用休息时间走访乡镇卫生院调研解难题,组织医务人员下乡义诊,推行轮流住乡制度,推动县乡医疗机构成为“一家人”。
郑直在饶河县小佳河镇杏树村义诊
他邀请三甲医院专家来院手术教学,并选派医护人员进修,推动多项新技术新业务开展,使县域医疗能力显著提升。2023年,该院门诊人次、住院人次和医疗收入均增长约20%。
薪火相传,捐资建立“承翰书苑”
在饶河工作期间,郑直以先父之名捐资30万元,在饶河县高级中学建立“承翰书苑”图书馆,以支援边疆、回报家乡、关怀下一代,助力乡村振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最需关切。”郑直表示,“设立书苑是为家乡孩子成长创造更多条件。学海无涯,书山有路,这里定能让一代代学子受益。”
郑直生于饶河普通家庭,其父亲虽未受系统教育,却是当地有名“笔杆子”,擅美文、通书法、懂音律,被称“秀才”。父亲为人正直,常以《朱子家训》教育子女。在良好家风中,郑直兄妹四人恢复高考后全部考上大学,母亲被黑龙江省合江地委授予“优秀母亲”称号。“父母的教育让我们一生受益,”郑直说。他也将这家风传承于下一代。
回顾数十年从医、科研及指导研究生的历程,郑直认为,优秀医生须技高不傲、严谨求实、医德高尚、责任心强,始终以患者为先,尽力为患者解除病痛。
如今,郑直用行动诠释着白衣天使的担当,希望他的故事激励更多医务工作者以所学所长回报家乡、奉献医学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