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路星火”红色基因实践队赴兰陵县代村调研纪实

“沂路星火”红色基因实践队赴兰陵县代村调研纪实

来源:鲁网 2025-09-15 15:5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乡村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面貌的巨大改变离不开坚强的基层党组织和一批批杰出的“领头雁”。近日,北京师范大学“沂路星火”红色基因实践队奔赴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代村开展社会调研与参观,深入采访“时代楷模”王传喜,解码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主线赋能乡村振兴的代村模式。

忆共富来时路,迈代村新征程

全国政协委员、代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传喜从个人心路历程、党组织建设以及青年如何干事创业三个方面向实践队解答了代村由乱到治、由贫转富、从负债百万的贫困村、上访村一步步走向乡村振兴样板村的宝贵经验。

王传喜书记与实践队亲切交流

“当年没想那么多,只是觉得家乡应该发展的更好”,王传喜淡然回忆起多年放弃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到代村时的情形。二十六年如一日,他将乡村振兴的动人故事书写在代村的每一寸土地上。实践队了解到,代村走出共同富裕的新模式离不开党建引领。王传喜强调,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的“主心骨”,必须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他带头抓党纪、正风气,抓班子、带群团,实行党组织领导下的“村企合一”,带领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实现了代村党风、政风、民风的重大转变。除正常退休外,现任代村“两委”连续当选,真正把“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镌刻在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工作中。

用发展解决问题,用规划引领群众是代村发展势头持续向好的重要法宝。从土地调整、旧村拆迁、建成“国家农业公园”、流转土地形成万亩规模、到2018年实施的“田园新城”共同富裕示范区规划。王传喜谈到:“我只是做了一些平凡的小事,平凡的事持续做,坚韧不拔地去做,就一定能够做好。”

王传喜书记与实践队合影留念

在谈到对青年人的寄语时,王传喜说:吸引人才返乡、城市反哺农村、缩小城乡差距是长期性工作。农村是广阔天地,他希望年轻人能够更加关注“三农”问题,以所学所长助力乡村振兴。

振兴立足产业 技术扩展销路

在代村村史馆和农业科技馆,实践对成员更深入地感受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讲解员在介绍代村的无土栽培技术

科技馆内智能化农业设施与物联网监控系统错落有致,借助现代技术,代村逐步实现叶菜作物无土栽培、按需种植,精准施肥、智能灌溉。在经过培育槽上冒出新绿的生菜时,负责人介绍,“种植时观赏,成熟后售卖,产业与观赏一举两得。”依托先进农业科技和产业体系,代村全面提升了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有效拓展了农村就业空间,实现了以种植方式的现代转型促进农民稳定增收。

实践队还了解到,在城镇化的大趋势下,代村几乎不存在本村人口外流,并因长期发展而形成的良好生态、居住、经营环境不断吸引着周边县市的人才到代村定居、投资和创业。

红色基因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

通过在代村的访谈与社会调研,实践队感受到红色基因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王传喜是乡村振兴涌现出的“领头雁”中的杰出代表,他的奋斗精神和人民情怀,是红色基因在当代的具体体现。

实践队员在村史馆合影

队员们表示,此次代村之行让他们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明确了奋斗方向。他们要将所思所感带到更广阔的舞台,通过宣讲、论文、实践报告等形式,将代村故事讲述好、传播好、发扬好,激励更多的青年学子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去。

工作人员在向实践队作介绍

探访“时代楷模”王传喜,领略代村乡村振兴新风貌,既是对“沂蒙精神”当代阐释的深刻思考,更是对乡村振兴生动实践的第一手体验。北京师范大学“沂路星火”红色基因实践队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用实际行动诠释青年担当,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伊笑莹、张浩一)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